行至江南,所到之处,便是满满的水印象:悠远,舒畅。没有黄河的雄浑,没有丽江的澄清,只是静静地独自流着,深远着。
上善若水,说的便是这江南的水吧!滋哺了江南人的细腻,水上波纹一圈圈荡开,幻化成无数波澜,印在了河边人们漂洗的衣服上,于是衣上便有了波纹。风一吹,江南的水便在衣上也灵动起来。突然觉得江南似乎被浓缩在了这平缓的水中,显得安适且宁静。水中是人们谈笑的脸,水上是一艘艘古朴的木船,穿过江南古桥,似乎时光已经倒流。只剩下一片风轻云淡,还有一滩流动的水,江南水。
心心念念着湘西的凤凰古镇,那里的水也一定至善至美,因为翠翠一直守望着那个渡口。那江水,是那么地淳朴、美好。这湘西的水陪伴着沈从文,也许只有童年的时代。但他念念不忘,以至于后来他离开了湘西,还是写出了不少的文章来守望着湘西水。而凤凰也因为这水,才从古老中找到了一丝跳脱红尘的生气。
流经都江堰的水必然是幸福的,他们淌过大禹沉在淤泥中的石像,冲刷着这比长江还要古老的水利工程。手掬一捧水,可亲可敬。余秋雨先生说过,这都江堰几千年来默默地守着大禹,守着这山、这水。固然没有长城恢宏,却也是静静地慢慢积累着自己的厚重与深沉。因为有了这浩瀚的水,无形中也壮阔了它的雄厚,像一个神采奕奕的老者,悉数从他身边经过的水流,屹立在这一方山水之间。
流水无疆,几千年,水渐渐融入了一段历史。几处文化,融入了人间冷暖,静静地把文化、历史人情留给它淌过的地方,于是便引来了无数旅游者的追寻,他们寻找着被遗落、被埋藏的文化,寻找着这千年缄默不言的流水。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