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又见树上黑鹊巢。寒冬之美,雀巢为其一也。我山鹊巢,喜鹊每年三四月筑之孕雏,春夏秋常隐大树冠中。寒冬叶脱,及怦然现于眼前。吾每于寒冬仰望天空,所见者唯太阳、月亮、鹊巢这三物而已,常自叹:“鹊巢是冬天的孤单马和醒来书。”今日又见,亦复如是。山中美都有鹊巢可见,乌光射目,高洁到心,真一福也。
昨日寒流大风,山下好望湖,浪声喧天,人临湖边几疑临暴怒海,心惴惴然。清晨风止,湖水静若处子矣。寒山倒影,湖光揽人,湖中枯柳,枝上浪迹已成冰凌,如玉如珠。湖无尘也,有道也,风动则起,风止则宁,先贤“物来则应,去后不留。”之高镜,舍此湖其谁?水为虎体,湖为水形,形体一脉。真吾师也!
含山喜鹊,目光如电。室外稍置食物,片刻即来;先盘飞,叫声喳喳,意味“发现”。嗣渐进,声变喳为嗒,意“安全”。逢集安全时,亦双双下地,鹊有秩序,一鹊啄食,另一鹊急不可耐,亦不抢,以头顶食者尾促其让,或绕行剁足,或低首试啄之。吾潜而窥之,乃之鹊间曼妙,不忍笑。
寒山暮色之美,在其白昼将近而未尽。夜色以来而未来,山鸟宿,西照隐,行人归。山村灯光,遥见于远。斯时风常暂息,上下寂寂,一人在暮色中,若大鱼独出深潭;以手指山,漠然无所应。此时天现神奇之蓝,非昼之蔚蓝,亦非夜之乌蓝,其乃昼夜连接处高洁靛青之蓝,此唯冬至前后寒情之暮可见。每此时,心即窃喜。如得“不为世染,不为寂滞。”之清净界。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独特,文字很有风格,见地独到,情感细腻。诗中包含了作者丰沛的情感。作者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