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初一 写景 600字
2022-10-15 14:26:14

我坐在窗台边,戴着耳机。夕阳透过窗帘的缝隙,浅浅洒在临窗的书桌上。我聆听窗外的声音,车辆飞驰而过的声响不绝于耳,自行车的响铃声也调皮地找准时机,钻进我的耳朵,与耳机中的音乐声交织起来。

我猜想,窗外的景大约和我耳中的歌不相契合,那些车、那些人,一定行进得匆忙,似流水般划过傍晚的街道,直到背影也消失在暮色中,如水过无痕。

音乐切到了下一首,原本舒缓的乐声渐起波澜,多了几分欢快的节奏,这也让我沉甸甸的思绪放松了几分。我原本觉得,大家总是忙碌着,在朝朝暮暮间与生活周旋,人世浮华,吵闹不堪。可是我思索片刻,在细品耳中的歌,它仿佛正提醒我在沉郁之中去寻觅几分快乐。我拉开窗帘,想看看窗外是否和我想象一样车水马龙。

此时,耳机里的旋律恢复舒缓——窗外,好似一副风光旖旎的水彩画。火红的云漂浮在遥远的空中,仔细望去,云朵似乎又在跟谁着乐声流动,好似微醺的脸庞,镶嵌在傍晚和眼前的红顶居民映衬于天空之下。一只晚归的白鸽飞过,为这帽画增添了一抹生机。这幅从窗户为画框的水彩风景画,底部是人与车的流动,上方是云与鸟的色彩,丹青妙笔,情景相融。

原来,喧嚣和寂静并不冲突。日暮时分,车流满载着归家的情思,或许窗外的人们也在佘晖的照耀下,沉浸于片刻难能可贵的美景之中。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傍晚短暂,如果不拉开那层遮住美景的窗帘,又怎能亲眼见证这如画的日暮、如诗的乐章呢?

天色渐暗,音乐渐轻,任凭画中车流和风细数着时光,灯光亮遍万家。天空渐渐变成靛蓝和酡红的交融。窗内,是耳机里的乐声;窗外,昰令我豁然开朗的景致,映衬着我“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

教师点评:中心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见地独到,情感细腻。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