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之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薄雾始出,炊烟袅袅,雄鸡高唱。吾乡人民的一天从农忙开始,田野沟壑间无处不见忙碌耕种的身影。晴日里,翻土种菜,夕阳落入人间时,人们方才肩扛锄头满载归家。阴雨时,檐下看细雨斜织,赏“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前几日撒下的种子,顷刻已是探头张望的嫩芽,让人不禁联想到一片青葱诱人之后,累累瓜果可满足一夏的味蕾。最美的当属吾乡秋色,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山丘黄绿相间,田里的水稻、坡上的玉米、树上的柿子,都洋溢着金黄的专属于丰收的色彩,只有松柏常青于峭壁间,就像从春耕忙至秋收的乡邻们,看上去似乎永不知疲倦,伴随着门前小河涓涓流淌,给吾乡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奔腾不止的动力。
吾乡之韵,在于津城古镇。
午后,我们可以与古朴典雅的景致有一场完美的邂逅。南朝时,首设上津郡,到了盛唐,沾了都城长安的光,吾乡上津便成了一处繁荣的驿站,金钱河上舟楫穿梭,金钱河畔商贾云集,这美誉一时的“天子渡口”也曾给吾乡人民带来盛极一时的财富,以至于到了今天,吾乡仍有浓郁的“小长安”之风。走上古城墙,用脚丈量吾乡前辈挥汗如雨的历程,一砖一瓦堆砌铺陈的古城墙给了吾乡人民甜蜜入梦的襁褓,就一如今天吾国英雄奋战一线,让吾国青年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安然无恙。经过历史的锤炼的吾乡及吾乡人民,都有着这座古城墙一般坚毅、厚道的美好品质,都像吾国一辈辈英雄,给子孙后代铺就追梦的康庄大道。夜幕下的肆街最有盛唐时的风采,伴随着落日的余晖散尽,肆街盏盏油灯亮起,人头攒动,就连空气也躁动起来。唱花戏,砸碗酒,好不热闹。待巷空人散时,月已照得河水泛白,青苔覆盖住的,是这座古城上百年的风云变幻。
吾乡之韵,恰同学少年。
感恩于奔腾不息的金钱河水,受教于厚重朴实的青砖古城,莘莘学子奋斗在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游走在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吾辈青年勤奋求知,迎难而上,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不迷恋父辈给予的蜜罐温床,吾辈当自强,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利剑把贫穷斩断,要写吾乡更璀璨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