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连绵起伏的,是宏伟壮观的。它承担起万千树木花草的重任,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犹如那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如同那在雪中挺立的军人,又好似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抬头望着山自然会有压迫感,但每次看到顶端,就好像看到了赛道的终点,令人向往。我们每个人当然都一直在赛道中奋力前行,从不曾停下脚步。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篇章,似乎都喜欢使用山来当做陪衬,也许,是因为它有着沉稳的气质,拥有浓厚的自然之美,似是能点亮人未来道路的启蒙者。
岩石和植物——代表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朝气蓬勃的姿态,山有太多可以彰显品质的地方,早已难以用普通的文字来形容它。它的背上,扛起的是使命和压力,但它因为又“岩石和植物”才让秀丽的江山展现在我们眼前。内心的清澈——河流,自然是要有的,纯洁无瑕的心灵固然重要,因为它净化岩石和植物,因为,它让山越加升华,灵魂变得更加完美。然而,流淌着污水的山沟一定那么肮脏,令人厌烦。
动物也许是象征着山的宽容和野心,它允许动物在山上过着有规律,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山应当明智,它会控制自己的野心,不过度剥夺权利利益。如果山有了以上的条件,那我想,矿石一定不会少,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中,价值早就变得如此高贵。当然,就算身处再高的地位,也要明确自己只是屹立在地球的一座普通的山,用不着去骄傲自豪,因为朝着更好进发,应该是理所应当的。
去成为山吧,成为一座伟大、无私、纯洁的山吧,去成为成为一座秀丽的江山吧。
教师点评:文章写山中万物,也写人的品格,山中万物对照人的品格,人的品格具化为山间万物,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比对,相互呼应,相互契合,为文章赋予了尤为精妙的效果:山中景致在笔下描绘,勾画出或雄伟或灵动的无限风光,关于人的品性的思考于文字中探讨,著写出或深刻或独到的深厚意味;于是无限风光之上投射映照着理性的光辉,深厚意味之下包含蕴藏着具象的指引——文章写山也写人,述景也议论,融合得自然,展露得特别,表达得深刻,启发得巧妙,颇具一些“看景不是景”的意蕴和境界,尤为独辟蹊径,与众不同,值得品味,值得咂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