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淅沥,这是雨滴落的声音,秋天悄悄过去,只留下一场迎来冬天的蒙蒙细雨。坐在院里的竹椅上,那雨像细丝,像牛毛,像花针,悄无声息地在远处人家的屋顶上斜织,给房屋笼上一层薄薄的云烟。整个儿房子,一时间竟好赛那天上的宫殿,云雾缭绕。近一点儿,是那又大又广的水田。田里的谷早就割完,但那田埂上还有人正披着蓑,戴着笠,吆喝着赶水田里的老牛回家。瞧那本平常的场景,在此时竟令我心旷神怡。这又长又亮的吆喝声,一下一下地拨弄着我的心弦,让我也不禁想敞开喉咙,在雨中漫步赶牛。
水田旁,那本热闹的道路早已无人,只是时而有人骑着车,急急匆匆地按着车铃,飞快地从人家门前掠过,在门前留下一道长长的,溅起水花的泥车轮印。那车轮印里卷着一个两个即将破碎的泡泡,一会儿,一滴雨悄然落下,“波”的一下,泡泡消失不见,漾开了一圈小小的涟漪。
家中小院里,几盆儿植株正隐在银灰色的雨帘里,向着灰蒙蒙的天空,尽情地吸乳着带着冬凉的雨水。朦胧中,那临近凋零的菊花,与雨水交融起来。一时间,枯萎了的花瓣竟逐渐有了色泽,似又回到了如少女般绽开的时候。水池边红透了的红水杉,正静静地任雨淋洒,任雨落在叶上,发出“啪沙,啪沙”的声响,不时还落下一两片红叶,如优雅的舞者班缓缓飘落到地面上。仔细一看,那声儿,那样儿,实在怪好听,怪好看的。侧耳倾听,院里正进行着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雨滴指挥家站在高空中指挥着,“滴答”“啪沙””哗啦”…那变化多端的“乐曲”,实在令人惊叹。急促时,那是一首铿锵的进行曲,激昂无比;缓慢时,那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舒缓美妙,真是令人“叹为听止”。
“淅沥淅沥……”雨渐渐小了,眼前的景物也慢慢变得清晰了。虽不及细雨时那般美妙,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斜织在人家屋顶上的薄雾不见了,成了一片淡灰的云段。吆喝着的人也早已归家,倒是那首小夜曲,还在不知疲倦地演奏着。
渐渐的,雨弱下来了,停下来了,屋檐的角落正滴着雨水,天空也放晴了。灰蒙蒙的天空变得如溪水般清澈,阴沉着脸的乌云也变成了活泼的白云,不过,只有那红水杉叶上的露水,还在接着雨水的工作,一下一下的,软绵绵地进行着歌曲。
终于,冬日的第一场雨结束了。我拍了拍那被淋湿的肩头,站起身,悄悄回了屋。倒是在那田埂的另一头,又传来了那渺茫的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