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题记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秋是金菊重瓣间的一滴露,是红叶脉络上的一层霜,是南飞列阵的几行雁,是远天欲落山头的一轮月。
日月匆忙路过春夏,兴许见惯了漫山遍野的浓浓绿意,是觉得腻了罢,给秋唯独披了件五彩斑斓的外衣,相对于“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的落寞萧条,我更倾心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热烈磅礴,更钟爱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
人间朝暮,凉风有信,秋风是秋来最确凿的证据,秋风吹落槐花浓香,送出金桂芬芳,拂去苞谷青绿,送来一片金黄,秋风裹着树叶打着璇儿落下,草地唰唰吟唱,古人在秋风里话离别,思故乡,赏秋菊,庆重阳,待窗前秋叶被秋风收割一片一片装饰着窗棂,待藤蔓缠住了欲将滑落的星,待漫山遍野裹着五彩斑斓,待风附和树叶轻声吟唱,你看!这是多么美妙绝伦的秋阿!
“明天还下雨吗?”奶奶问我,我翻了翻天气预报,答道:“下啊”,她叹了一口气,:“这几天雨不停点点下着呢,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晴,我菜还没晒完”爷爷跟往常一样,捧着茶水叼着烟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时不时押一口茶抽一口烟,一坐就是整个上午或者下午,直到奶奶喊道吃饭时,他才缓缓起身,说一句:“时间过的快得很,下雨把人闲的没事干”
我漫无目的坐在爷爷刚起身的椅子上,放眼望去,整个乡村都被揉进了蒙蒙的雨里,雨滴挂在晾衣绳上,蜘蛛网上,一串串珍珠似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混着雨水的独特味道 ,秋雨不似春雨的绵柔,不似夏雨的粗犷,那雨下的轻轻的薄薄的,宛如一层层蚕丝,织在参差不齐的树枝间,织在金黄的苞谷地里,张爱玲曾这样描写秋雨:“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人们渐渐裹紧了衣服,不禁感叹道:“一层秋雨一层凉了阿!”
秋月果真是月色入水似柔情,令无数才子为之动容,为之钦倒,不然,怎会有杜甫叹道:“月傍九霄多”怎会有李白孤独举杯邀月共饮,怎会有李煜直呼月如钩?梁秋实先生的世界里,曾经升起过这样一轮我所向往的明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都说月以柔为美,说起柔那必定是秋月更胜一筹,春月太过单薄,夏月太过明朗,冬月太过清冷,秋月载这人们沉甸甸的美好愿望,见过太多太多惆怅 离合 悲欢仍然保持明静通透,假期忽然来了兴致,想赏赏秋月,可奈何这几天雨先生霸占了天空,没有见着秋月,索性关了灯,伴着被云层遮挡的秋月,再续一枕清梦。
蝉鸣不再聒噪,草木不在疯长,在那草木山林中隐藏着秋天的果实,我家靠着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句话没错的,山上有红的似一串串珍珠似的五味子,有身着刺盔甲兄弟姐妹团一团的毛栗,还有褪去了绿色的外衣,剩着褐色沟壑硬皮裹着果实的山核桃,成熟了的野酸梨小小的睡在枝头上,野葡萄滴溜溜的围着藤蔓打转,松果高高的挂在松树上,小孩子在秋天总是特别期待家里的大人从山上回家,因为大人回家总免不了兜里揣上几串野葡萄,几个松果,几个核桃,这下孩子们就可以大饱口福,经常干的就是那砖头垒一个小匣子,里面填上干柴干草,丢几个松果进去,有时也会丢几个苞谷, 一顿饭的时间松果和苞谷就考好了,尽管两只手黑乎乎的,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开心,分享着美味的秋日限定美食。
这就是秋,她不在意自己如何华丽丽的出场,只在乎自己华丽丽的收尾,你看,那一片金色就是最好的证明,秋渐深,秋风,秋雨,秋月,秋实,那一笔一划构成了秋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