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传统文化

初一 写景 915字
2022-02-01 12:56:43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是五朝帝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是2000多万北京人安居乐业的乐土,是和谐幸福的家园,我作为一个北京人,无时无刻不体验着老北京独特的传统文化。

北京作为天子脚下,大邦之地,礼儿多是出了名,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没有礼数,要讲究有里有面儿。小时候最没面子的,就是怕被长辈说“哎,这孩子怎么不懂规矩啊?”,父母也会感到很难堪。正因如此,小时候父母就教导我各种北京的传统礼仪,遇见人要问好,“唉,王姨您好”,“哟,孩子吃了么?”,搭话也要毕恭毕敬,“吃了吃了,您惦记了”。就街里街坊的这几句对话就透着那么股亲近,像春风,像阳光,给人以温暖,而这种温暖也只能在北京感受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北京,吃饭也是有规矩的。第一个,吃饭的时候少言少语,要食不言。第二个,要尊重长者,上菜时应让长者先加菜,以示尊敬,在我们家,一桌人吃饭最先动筷子的绝对是爷爷奶奶。第三个也是长辈最受不得的,就是晚辈咂吧嘴,这个声音非常让人厌弃,所以我一般吃饭都闭着嘴吃,免得受人批评。

一提到北京,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辉煌的宫殿,整齐划一的四合院。但是最为老北京称道的是当年天桥的风貌,天桥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娱乐街区,说相声的、讲评书的、杂耍的那是一应俱全,当时天桥的书馆就有近百余家,由此可见相声影响力。我就非常热爱相声,第一是因为他诙谐有趣,第二就是因为他对各种传统艺术门类涉及之广,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我正是从相声当中,开始了对其他传统艺术的追求。我不但爱听相声,我也爱在有机会的时候表演相声。我就曾经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表演相声《八扇屏》,在台上侃侃而谈,撩大褂,抖袍袖,摇执扇。“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听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喜笑欢颜,是那么的沁人心脾。而现如今,相声评书界的四大泰斗只剩下了两位,作为一个北京人,传承北京曲艺传统文化是责任,更是历史使命。

时代永远在发展,北京早已有了新的风貌,而“老北京”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逛逛天桥,给卖艺的艺人叫两声好,在杂货铺上挑选一些小玩意儿,伴随着古曲艺人悠扬的腔调,吃两口北京小吃,这种惬意的生活虽然早已远离我们,然而在北京的独特文化氛围中,他仍是一抹独特的风采,令人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