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心的归处,梦的家乡,每日每夜的梦着故乡,心中有了故乡结,身上有个故乡缘,笔下还有故乡情,嘴边还有浓浓的故乡味.……回忆着,回忆着,仿佛回到了故乡。
袅袅炊烟徐徐升起,落日缓缓下降,鸟儿飞回巢中,清风送来的朗月,你那位月穿上了淡淡的衣裳,湖上几只鸭上岸了,不停地叫唤,门前的小溪静静地流过,水变得清凉了,没了炎热,树叶沙沙地迎接夜的到来。
点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孩子们在灯光的照亮下苦读,朗朗书声,传十里;淡淡灯光,照万家。在灯光下,透过纸片,看见孩子们十年寒窗囊萤映雪,不知肉味。书声伴着月光轻轻飘进人家(注:指没有读书,在睡觉的人)梦里,淡淡月光,照在课本,照在孩子们的脸上,以前的天真无暇,现在的精疲力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我望着明月,上了山顶,忘记这繁荣昌盛的小镇,望着这书声朗朗的小镇,望着望着,不知不觉间到了半夜,孩子们又起身洗漱,拿起课本,开始了早读,读啊读,读啊读,读白了头,却还在读。上课时,孩子们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故乡里变得普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六点多钟,孩子们背上书包,去放牛了,放完牛已经八点多钟了,再去上课,已经落下了半堂课,下课学生不厌其烦的教育他们,他们也不负众望。
望着,望着,不禁沉思,不由都为他们赞叹,故乡的夜,还在梦里持续,可我已经记得不清了,脑海里,只有那轮落日和那爱读书的孩子们。
梦醒来,枕边一片湿,我什么时候能用手中的笔,画出故乡的那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