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酝酿着我整个童年的温柔。
江南美,美在于她的水,美在于她的朦胧。
烟雨蒙蒙,细雨点点,烟雨笼罩着整个古镇,春雨落在石板路上,落在屋顶上,落在亭子里。那烟雨,黛瓦白墙,是江南的写照。江南的雨,那股忧伤,是醉人心弦的,亦是缕缕蚕丝所织,却小气地留下那燕子穿梭于帷幕的几个墨点。但微雨轻洒的那一刻,是为山河风月作贺礼。微不足道,但也是世间温柔。江南美,美在于它的楼,美在于它
湿漉漉的晚风,载歌载舞,浅吟着远山传来的飘渺歌声;轻飘飘的微雨,翩然起舞,传达着明月寄托的无尽愁思。抬头展颜,如泼墨般的夜空,繁星恰是它的点睛之笔。楼台水榭,歌舞升平,莫怨良辰短,曲终韵未完。
斜斜织就着的细雨,轻轻地打落在油纸伞,过往的行人似乎并不着急归家,迈着小步子,遇上熟人时总会轻声细语聊上几句——这是我印象中江南最初的模样。
时光仿佛回到许多年前,那时初到江南,有与母亲熟识的人朋友是浙人。知道我们到那,便邀请我们到她家暂住。
青砖白瓦,少了份四合院的庄重,端的是温柔小意。寂寥的小巷里是一派宁静,却有些清幽的意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苗姑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是阿姨的小姑子,年纪却也才十八九。她撑着蓬蒿要出门,看我好奇的紧,询了母亲的意愿便带我上船,说是带我去四处转悠转悠。我趴在船头,向外张望着。几个老人躺在青石块上和衣而眠,枕边一地清闲。一旁的垂柳随风拂起,像一支支绿瀑的分流,令人见之欣喜。
归家后,天边竟又下起了密匝匝的小雨,我撑开纸伞,站在庭院里细细地数着雨滴声,却道是“沾衣欲湿杏花雨”也别有一番风味了。独自彷徨在雨巷里,我却并不担心,看看这看看那。“哒哒哒一-”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寻声回头,只见她匆忙地拥我入怀,轻声说“别乱跑,苗姑差点找不着你了。”我点点头,应了一声,回头再次将目光汇聚在这水天一色里,不禁心满意足地笑开了。
潇潇的雨已经停下。
此生,必最爱江南一程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