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随着欢快的步伐走出班门,和两位老师,同学们踏上了去往安义古村的路途,坐上了大巴车。
我们欢声笑语闹了一路,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没有富丽堂皇的建筑,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有偌大的湖泊,在这古色古香的安义古村的路上,看着小草情不自禁地探出好奇的脑袋;小花呢,也不甘落后,伸展着纤纤细腰,迎风起舞;鸟儿们直立在五线谱上,奏响青春的乐章。微风拂来,带着一股熟悉的花香。捋捋被吹乱的头发,望去,只有刺眼的阳光拼命往眼里钻。遍地的油菜花,争先恐后的印入眼帘,小蜜蜂们可乐坏了,提着大篮小篮,在菜花丛间忙得满头大汗、不可开交。
这是一个古老的乡村。老屋的两侧布满木制的大门,那大门谱写了他们村落古老的传奇;老屋的窗口点缀着美丽多彩的鲜花,它彰显了老屋的独特的生命力;老屋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在尽头,让人感到好遥远,前方一定有着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轻轻推开那木制的大门,在一声“吱呀”中,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温暖了。接着便迎来了满屋的光,这光不是苍白的,它是一片黄晕。老屋是木制的,走在上面它会发出“踏踏”的声音,它很朴素,但也很神奇,它有一股魔力,游玩的愉悦和恐慌总在进入的一瞬间消失,变的突然,变的温暖。
它总是能够让你把自己交给它,并带给你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抬头仰望天井,一片湛蓝深远的天映入眼帘,单调而又不失悠久。大眼睛,穿过天井,向远处凝视,也在暗暗微笑着。
下午回家,一路上凉风四起,树叶漫天飞舞,大雁成群结队的向着新家迁徙,太阳落在了半山腰,周围泛起红红的晚霞。看着这美轮美奂的情景,不禁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古村,木制的房屋,早先的大会堂形成一个城镇;人古,长久生活在此,不愿离开半步;发展古,岁月悠悠,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古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