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年之中有很多个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主要有: 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以及年尾最后一天的除夕……近期,就刚刚过了“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在端午节这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划龙船、食粽子是普遍习俗。 端午节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亦有起源于恶月恶日、夏季时令、蓄兰沐浴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其中粽子就有很多种:有五谷杂粮的粽子,有黑米粽子,有咸蛋黄的粽子,还有肉粽……个个都很美。但有的家庭不包粽子,用红枣和糯米压成的糍粑,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一口一个,嚼在嘴里糯糯的,不但非常的软,而且吃完之后还有一种清香在水里回荡。
在端午节包粽子的程序也很多,首先挑取两片粽叶,让叶片光滑的一面朝上。然后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方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接着加入适量糯米,至漏斗二分之一处,用汤匙按压一下,使底部更加充盈。再加入一块腌好的五花肉,也用汤匙稍微按压一下。然后再次加入糯米,用汤匙压实,使之与漏斗口齐平。不能加太少,以免粽子看上去干瘪;也不能加太多,以免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散架。将上端的粽叶压下来,盖住漏斗面。用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最后在用绳子捆住粽子。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出来。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是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还好吃,这就是"成就感"吧!
端午节,一个传统又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