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心得

初一 日记 943字
2021-06-01 20:55:50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这是《诗经》对田间劳作的吟唱。“看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对劳动创造丰收的礼赞。

上周五,我们一行人来到皋兰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古代房屋的结构和寓意,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挑起扁担,感悟身上肩负的重大使命;掌握古老的筛面技术,见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尝试锄地,认识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劳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智能家电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从互联网上通晓天下事。有人认为人类劳动要成为“过去式”。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人工智能固然快捷便,但我们不能忽视人类的劳动成果,眺望历史的滚滚长河,在每一个熠熠生辉的变革时刻,无不映衬着劳动者伟岸的身影。

列夫托尔斯曾言“幸福存在于生活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确实,劳动都是辛勤者的勋章,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是建造历史的砖瓦更是人类生存进步的原因所在。。

她身着简单朴素的白衬衫、黑外套,脚上套着一双手工黑布鞋,脸庞爬满月的痕迹。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太大是见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化石”,也是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先锋人物,她是申纪兰。2019年9月21日,她被受予“共和国勋章”。她出身农村,将“为了人民”作为自己一生的诺言,她带领村民,代代接续,步步传承,化荒山为青山,变黄水为清泉。。九十多岁高龄依然坚持耕作,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令边远山村走出沉寂,焕发生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曾言”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一个星期也会灭亡“。正是劳动创造推动了社会变革,正是由千千万万的劳动民满足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需求。

纺织工人赵梦桃,农业劳模申纪兰,大庆“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自立更生是他们的人生态度,无私奉献是他们的高尚精神。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像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

艾青曾言“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袁隆平爷爷年少立志学农,青年时便将全部的心血投了农业技术研究的工作。他始终将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放在心上,袁隆平爷爷说他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个体生命是易逝的,但无数个体汇入时代洪流后就能产生永不停息的巨大能量。是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告诉所有炎黄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如此,认识到劳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一伸手一弯腰的家务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在辛劳的田间劳云动中,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身边的一粟一物,一时一景,也会收获感受劳动的喜悦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