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朝花夕拾》有感

初一 读后感 680字
2022-10-04 09:13:2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他的自嘲,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阶级作家写下《朝花夕拾》一代佳作,隽永着句句真情。

当中有一篇我读后令我记忆犹新。“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父亲在被病痛百般折磨下,请来了两位庸医。前一个每天收的费用不低,药方也千奇百怪,周旋了两整年,病也不见好转,就似乎是这样一直耗着。过后,他走了,推给了别人。第二个医生,开的药方与前一个医生颇有不同,而且更加难觅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鲁迅的一番苦苦寻求,终于寻来了。可见效了吗? 没有。一次他还妄想着再购买他的“神丹妙药,” 都不愿意,于是他也开始了推卸责任,况扯到命孽之处去了,最后胡乱开了通煎药,收了钱,泰然走了。父亲再后来就离开了人世。

说来也觉得好笑,那真是“当之无愧”的庸医,真是一点都不假。一药方叫“败鼓皮丸”,用打破了的鼓皮做成的,仅凭名字取药名多么荒诞可笑。 收钱时欢天喜地,可对病人可谓是漠不关心。这样的人算得上医生吗?称得上“神医”两个字吗?不过就是在那里做做样子,故弄玄虚罢了。根本无学识、无真才实料。把金钱看的比命还重要,勒索百姓钱财,对待百姓的生命就如对待野草一般,真是太可悲了。

在当今社会,医术已到先进的程度,以至精湛。对于很多人来说,医生是一个多么神圣而又纯净的职业,也是多少少年儿童的梦想。但,他们没有想过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医生的另一个面目。可贺是现在的医生使躺在床上呻吟病人恢复健康;能让在无声世界里患者重见天日;能给生命垂危的人带来一线希望。让无数家庭破镜重圆,他们比那些庸医强一百倍,一千倍。他们的精神永铸不朽,以后人之敬仰。

《朝花夕拾》读完耐人寻味,反映了当时种种人性的好坏,见证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往事重提,朝花夕时才拾起。这也许是作者的用意不凡之处吧!

愿父母安康,不会再出现“那种人”,不会再悲剧发生。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思路流畅,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作者的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