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暖阳疏懒地打在肩头,我伏于书桌,思绪定格在满目书橱。一卷《苏东坡传》勾起我兴趣云云。乍一看,不是林语堂的经典著作,却在另一位笔者下别有风味。恍然间,一个衣袂翩翩的身影映入眼帘。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兩任平生。”
一生仕途坎坷的你,屡遭贬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无处施展,又在“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被贬黄州。而你却忘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以诗赋兴,把酒言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苏轼”蜕变成“苏东坡”。但我深知你的性子,你酒后挥笔,讥讽朝政,又全然忘记了身陷囹圄时的狼狈,以至于一贬再贬。贬到云谲波诡的岭南,你怡然自得,日啖荔枝三百颗;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你苦中作乐,此心安处是吾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就是你。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心忧黎庶的你,将造福百姓视为一生宏愿。年轻气盛,你驳斥新法对垒王安石,洋洋洒洒,只因新法扰民;饱经风雨,你仍敢怒骂旧党斥责司马光,掷地有声,只因旧法害民。世人笑你两边不讨好,你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密州,你抗蝗治匪,意气风发,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杭州,你疏浚西湖,流芳苏堤,欲把西湖比西子;你在徐州抗洪,身先士卒;你在儋州兴学,开创文风。你牢记前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信条,初心未改,视民如子。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就是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重情重义的你,与每个人的感情都令人动容。你在密州梦见亡妻王弗,忆起眉山喂桐花凤的日子,梦醒时分,你提笔写就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你念起四海唯一子由,夜雨对床的誓约萦绕在心头,醉意朦胧,你潸然写下感人肺腑的《水调歌头》。对待好友你也未曾辜负,肝胆以待。你落魄潦倒,有徐君猷雪中送炭;你喜好调侃,也有佛印与你“拌嘴”。到了晚年,你与故人王安石相逢,同是为国,身不由己,曾今的政敌也一笑泯恩仇。你至情至性,一颗细腻的心到哪里都有知己无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你。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可亲可爱的你,总是因“吃货”身份而流传佳话。你在黄州食午盏,试春盘,只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又一不小心“发明了”东坡肉;你在惠州烤“羊蝎子”,连杨贵妃都羡慕不来的荔枝被你大饱口福;甚至被贬儋州,你也不改吃货本性,独享生蚝,还叮嘱人不要将这道“美食”外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就是你。
你,就是苏东坡。走进书中,我看到了你的乐观旷达,让我明白了,即使身陷泥淖,也要勇于面对,怨天尤人于事无补,不如苦中作乐,随遇则安,得之我幸,失之我亦幸,不徒增烦恼。在布满荆棘的时代盛筵中,激流勇进,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