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的10篇回忆性散文总集,这组散文是鲁迅生活中最富有情趣的篇章,我们也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五猖会》记叙“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临行前却被父亲要求背书,不背完不准去,最后终于背完书却丧失了看戏的兴趣。再如《我的父亲》中父亲病重,“我”四处求医,最终寻得了镇上的名医,付给他昂贵的诊金,去找他口中的奇药,在“庸医”的诊治下,父亲还是与世长辞了。还有《二十四孝图》里“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我”对传统封建孝道的批判。
但在这么多有趣的篇章中,我唯独对《阿长与<山海经>》情有独钟。在“我”的记忆中,阿长只是一个粗俗愚昧,睡觉时霸着“我”床位的农村妇女,可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为“我”买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被长妈妈的淳朴善良打动。“我”只是对长妈妈略提了一次《山海经》,可她却将其记在心中。虽说长妈妈的思想愚昧,但有时却让我觉得可爱。例如在初一的前一天晚上,长妈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并叮嘱“我”明儿一早起来一定要先说祝福语,然后再吃一口福橘。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宽容待人,给他人多一些理解,同样在生活中为人处事也应无愧于心,真诚待人,认真办事。
《朝花夕拾》写的虽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有助于我们了解旧中国的一些习俗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