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太阳——读《艾青诗选》有感

初一 读后感 637字
2021-09-11 22:29:25

神的最后一步生出金色的莲花,在战火与夜,有人在歌唱光。

——题记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

原句出自《希望》。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它的原作者——艾青。

艾青,确实是既狡猾又美丽。提起希望,我们想到的绝对不可能是狡猾,我们内心的希望,是神圣的,是伟大的。什么狡猾?是狐狸,是骗子。什么美丽,是蝴蝶,是花朵。艾青将这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叠加在一种物质身上,这就是艾青的狡猾之处。

希望,它的确挺狡猾,它只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只在你最危险的时候,只在你命悬一线的时候,只在你孤身一人的时候,它才会慵懒的扇扇翅膀,向你飞来,你的眼中只剩下它美丽的双翅,是那样耀眼,那样美丽。有一种东西在你胸腔里烧。

[那就是希望啊]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的交替。”

这是《启明星》。有一个人,被困于茫茫黑夜之中,他想摸索出一片光明,一开始他提起了画笔,却因此入狱,后来他才拿起了钢笔,写下了《大堰河》。他是艾青。他也写下了《启明星》。虽然他还没见到太阳,但是他见到了启明星。在战火中诞生的启明星,这是艾青更加激动,更加歌颂光明。属于艾青的也是光与夜的交织,他活在抗[河蟹]日战[河蟹]争里。这是夜,但他没看见光,他在找光。

“来源于火,来源于电,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

这是《光的赞歌》。艾青一辈子都在找他的太阳。他不像泰戈尔,他的世界没有美丽的童话,他不像郭沫若,他的世界里没有太多闲情雅致。他是土地的忧愁,也是闪耀的太阳。他深信战火只是黑夜前的黎明,迎接他们的是幸福。他愿意化作一只鸟,至死也不与国土分离,他愿意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壤里。其实他也是光,中国诗坛上的光,他开辟了一个中国诗的新时代。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这是《盼望》。1933年写下《大堰河》的艾青寄出去的盼望,在1979年到达于他的《盼望》。新中国已经迎来了黎明。这盛世,早就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