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耳畔又响起这首铿锵有力的歌,脑海中又浮现出三国时期战火不断、连年征战的画面。
记得初看《三国演义》,读到关羽兵败麦城、战败被俘惨遭杀害之时,我涕泗滂沱;当看到诸葛亮仙逝五丈原之时,我热泪纵横。掩卷沉思,也许是自己年少多情,或许是抑曹尊刘的感情导向,让我身不由己地偏爱蜀国,深深地为蜀国哀叹。
想那刘、关、张,自从桃园三结义,他们肝胆相照,辱与共负……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征战了大半辈子,终于建立了蜀国。可好景不长,蜀国的坚挺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关羽失利被杀,张飞遇害,刘皇叔白帝托孤,重振汉室的伟业没成,一统江山的霸业未竟,他们先后带着遗憾匆匆离去,成为人们心中耳熟能详的悲情英雄。他们三人的相继去世,致使蜀国力量大为削弱,让经营出一个兵强马壮的蜀国的美梦最终成为泡影。
再看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他的一生也是个悲剧。先主驾鹤西去,蜀国千万人唯诸葛亮马首是瞻,他不是不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君主,他更不会不知道蜀国的劣势,可三纲五常的束缚让作为臣子的他只能竭肮股之力,尽忠贞之节。明知自己无力回天,明知不能力挽狂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在《出师表》中他言辞恳切,一心为主,可扶不起的刘阿斗眼里看到的不是锦绣河山而是笙歌燕舞。他把所有责任扛在肩上,顶着艰难,穷尽智囊,鞠躬尽瘁,殚精竭虑,踏上这条不归路。多次北伐,犹未踏入中原半步,饮马黄河,终究只是南柯一梦。从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徒增后人一声长叹!谁曾看见他眉头紧锁羽扇轻摇的无奈,谁又听到他遥望蜀道寒云那心酸的叹息?在五丈原的萧萧秋风吹落枯叶之际,他带着宏图未展的遗憾走了,带着对先主知遇之恩的愧疚走了,卧龙一朝魂归故里。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
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我依然为蜀国几度纵情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