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端午

六年级 状物 611字
2020-06-27 17:33:48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悬菖蒲,粽子香,香囊鼓,龙舟下水,擂战鼓,这儿端午,那儿端午,处处是端午。

——儿歌

儿歌唱的正是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这一天,妈妈早早的起床去买包粽子需要做的材料,有红豆、糯米、红枣、白糖、艾叶、花生等材料。

妈妈新疆红豆糯米花生,艾叶等材料把它们先泡上,一小时后边可以做了。

我先将艾叶卷成一个锥形,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颗红枣,再用红豆花生铺盖就行了,接下来我要把他们包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再用绳子把它们给系好,就可以下锅煮了。

虽然等待的只不过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可我感觉却像是过了一年,香喷喷的粽子终于要出锅露面与我们打招呼了!

我轻轻的剥开艾叶,哇!那白白的糯米与红红的红豆很是搭配,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寒冬中一枝红艳艳的梅。再撒上些白糖,别提有多诱人了。

我一边开开心心的吃吃粽子,一边听着爸爸给我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七国为雄。他们各国之间互相争夺领域,使中原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楚怀王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他悲愤痛心的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便投江而亡。闻讯赶兰的人们赶紧下水去捕捞它的真身,结果竟然没有一人能找到屈原的真身,人们便用粽子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胶虾蟹不要啃食屈原的尸体。

听后我感动得流了泪,望着手中的粽子,仿佛看到了屈原想要为国效劳,却因小人谗言而痛悲投江的情景。

我不禁泪如泉涌,为屈原的牺牲而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