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赞美兰花的诗句数不胜数。杨万里说:“兰芷溪头子曾子,日饭兰花饭溪水。”“枯荷倒进饶渠著,滴损兰花太薄情。”李白则认为:“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郑燮又写:“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壁。”我实在不解,为何诗人如此吟咏兰花,直到看到它,我才真正理解。
我曾在山上看见一株兰花。它的叶子又细又长,葱绿的很,犹如雕刻成的一块玉带。这叶子的柔韧性极强,风吹雨打,它都不怕。它的杆子也是弯弯的,雨滴落下来,打在秆子上,轻轻一弹,就落到了地上。兰花的品种极多,我最喜爱的是淡绿色的。兰花的花瓣瘦长瘦长的,低垂下来,花瓣把中心的花蕊抱住,偶尔有几朵小蕊露出来,在阳光底下,别有一番风味。兰花状如星星,你很难找到,但兰花一枝多开,许多小花开满一枝,在微雨的滋润下像一位羞涩的小姑娘。在月色中,隐隐能闻到缕缕清香,淡淡的,又有点甜,那肯定是兰花了。
那盛开在山谷中的兰花,它不求名利,独自绽放着它的美丽。在它那纯洁的身上,不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总是弥散着优雅的清香。兰花虽看似不显眼,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功效。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和兰花一起生长,灵髓十足。它琼贵花相比,默默奉献着,但却是那般高尚而坚持。如此精神和力量,也许正是兰花在这人世间尽显其美的原因。
它本可以高高在上,却选择默默无闻,不声张,不夸大其词,总是默默承担着一切。它不求功名,直到枝上开满花时,才会让人们发现,那就是兰花。
自古以来,写兰花的诗词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可我依然喜爱它,不是因为世人对它的夸赞,而是喜爱它芬芳馥郁的香气,喜爱它高洁的品格。我愿做像兰花一样的人,不图虚名,脚踏实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立意深刻,情感真切。无论是植物的外形、外观特点,还是植物的生长特性,抑或是植物的品格、特质,都在文中得到了丰富、深入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