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晗/文
我家的招牌菜是红烧牛肉,这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只有外公才会烧制。
外公的这番手艺是从老太太那儿学来的。老太太是镇江杨家门人,那儿的人都是回民,不食猪肉,以牛肉为主要荤菜食材。从古至今在不断实践中,镇江杨家门人研究出了烹饪牛肉的秘方,老太太从她的母亲那儿得到真传又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外公。
做红烧牛肉首先需要选择上等的牛肋条。牛肋条肥瘦相间,俗称“牛五花”,做成红烧牛肉后口感娇嫩,入口即化。
将牛肋条洗净后沥干水分,切块放入铁锅中。以菜籽油进行煸炒,炒至金黄色后放入砂锅,再加入八角等调味料,最后倒入镇江恒顺酱油,盖上砂锅盖,开始三煮三焖。
三煮三焖是整个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煮沸后关火,让牛肉在砂锅中浸泡24小时。如此工序需重复三次,红烧牛肉方能入味。
红烧牛肉还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外公每次还会在红烧牛肉上铺一圈元宝蛋。将煮熟的鸡蛋剥壳,在蛋上均匀划八刀,一是让元宝蛋更容易入味,二是寓意花开富贵、八面来财。将元宝蛋放入砂锅,与牛肉一起再焖煮24小时即可。
红烧牛肉要细心把握火候,这个不是一两年就能够练就的,外公学习这门手艺50多年,才做到如今的炉火纯青、得心应手。
平安、幸福、安康,一道红烧牛肉,不仅是数代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传承,同时也寄
托着祖辈对子孙后代的祝福。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