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喜兰,以兰自喻,我以兰为傲,只因兰不与繁花相争,不同俗草为伍,生于幽谷,长于幽谷,不肯为亭中之物。
古有“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气满乾坤。 ”又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我看来,屈原为诗人 ,则全心全意写诗,一心一意写诗,提笔之间,可为真真将文房四宝用的妙笔生花,文章更是美妙绝伦;屈原为官,则全心全意为民,诚心诚意为民 ,“变法”使屈原腹背受敌,可是屈原不论前面有刀山火海,甘愿赹汤蹈火,为民造福。此等可敬可佩之清廉之举,能之屈原有何等的爱国?可敬,可叹,我也是何等的佩服!
兰花,自古以来都是不平不凡,不荡不惊的。她仿佛像一个世外仙人,归隐自深山老林之中,不问世事,享受与自然为伍,与飞鸟相友,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无上存在!神圣而不可亵渎!
兰花不求名,不求利,独自绽放在幽深的山谷中。如果你在山中,闻到了一股清香,循着香味去找,便会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你可别小看它,它还可以做药呢。兰花不和娇艳的山茶、美丽的牡丹等名贵的花去比,它总是默默奉献着。
"冷观桃李斗风流,花自怜仃香自由。谁会兰心真佛性?水穷云起看沉浮。″自然万物,美韵天成,它并不起眼,却把幽香奉献了给人们,但你注意它时,那股幽香又悄悄而去。"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惊起一丝涟漪。波光的艳影,却在我的心头荡漾。它从不刻意炫耀自己,而是默默的奉献自己。
兰,从深山幽谷中飘然而至,摇曳春风,多么的自由、浪漫、惬意啊!淡淡娇姿,如美人婀娜灵秀,凤眼顾盼生情,临窗诵词品赋。如君子孤高雅洁超脱,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在寂寞清贫中实现高尚的完美。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有条理性,文笔优美,立意深刻。作者借物喻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