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最喜欢做面食,开花馒头,花样馒头以及呛面馒头都做的格外出色。要说最拿手的,还得是呛面馒头。
回到记忆中那熟悉的厨房,一切都是如此清晰。和好的面来回按揉排气,擀成一个大面饼,薄薄的撒上一层干面粉,两边对折到中间,擀平后再撒上面粉。重复步骤,卷成一个长剂子,再用刀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取一个小剂子放在手上,手指往里按,虎口收拢并团圆,上面撒上一层干面粉,就可做出层层分明的呛面馒头。
在姥姥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一块小面剂在他的手中变得活灵活现。一提,一扭,一按,一转,一放,一个圆滚滚的呛面馒头就诞生了。我一时来了兴致,学着姥姥的样子照葫芦画瓢。但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要么就是手指把控不好力度,要么就是面团太软,根本握不住……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潮水般扑面而来,我失去了耐心。这时姥姥拍了拍我的肩,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要灰心,我一开始也学不好的,只要你能够坚持,一切都不在话下。”
在姥姥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姥姥手把手帮助我完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呛面馒头,我不禁感叹:“姥姥,你的手真巧。”姥姥笑了笑:“你的手也很巧呀,你做饭非常有天赋的!”
通过姥姥的悉心教导,我自己完成了一个呛面馒头。虽然不算完美,但这是我自己用行动换来的劳动成果。我和姥姥分工合作,没一会儿就完成了五十多个呛面馒头。醒发二十分钟,上锅蒸熟,就收获了蓬松宣软,层层分明的呛面馒头,吃在嘴里格外的香甜。
饭后,姥姥边喝水,边和我闲聊。“今天的呛面馒头用的是最简单的做法。呛面馒头吃起来很香,做起来可不简单。它有好几种做法,有在面里灌干面粉的做法,既费时又费力;还有一边灌干面粉一边收口的,这种做法可是个精细活,既要保证面饼薄厚均匀,也要保证干面粉灌至面团里的二分之一。于是啊,我就自己想出了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虽然也不算很简单,但是我做起来至少比较顺手。”啊,姥姥真是心灵手巧!
姥姥的呛面馒头是我最喜欢吃的馒头,它伴随着我的整个小学,每当看到那呛面馒头,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姥姥那熟悉的身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取材真实,语言流畅。作者依照了合理的顺序对事物做了描写和介绍。作者借物喻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