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创造我的人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毫不夸张地说,我就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想知道我身上有何奥秘吗?那就听我娓娓道来。
我是一幅北宋风俗画,我的创作者为了可以更生动细致地表现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利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以俯视的角度来进行绘画。
我长长的身体上有浩瀚的河流,航行的船只和排列有序、密集的房屋等很多常见的东西。别看我身上这些人很小,他们的样貌可都清楚着呢。瞧,他们有些人在赶牲畜,有些人在占卜,还有人在划船……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画上人物身份职业一目了然;房屋,桥梁的建筑结构不失严谨,描绘得出神入化,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就连船上的大小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张择端在画面组织上也极为高超:人们大多聚集在桥上,而两侧城门附近的人很稀疏;房屋错落有致,右侧居多;有些船只驶于河道上,而有些靠岸休息。总之,我身上的每一处处理都恰到好处,合情合理。
讲到这儿,你会不会以为我就是一幅描绘当时社会繁荣景象的画了?那就大错特错,因为我其实是一幅暗含玄机的“盛世危图”。
我身上确实有十余个兵卒守卫,不过他们没有一个是挺拔严肃的,城墙周围更是守卫空虚,这是在暗示北宋末年军备衰败,兵卫懈怠。再来看桥边,有一艘大船即将撞上桥墩,船上人极力挽救,桥上人却热闹地吵着架。这并不是一件市井逸闻,这艘船象征北宋,桥上的人象征掌握大权的人。张择端想用这来提醒宋徽宗挽救大宋。而最后,宋徽宗看出了张择端的用意却并没有采纳,也没将我收藏。
张择端以画曲谏未竞,可他精湛的画技却足以让我名扬千古。如今我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期待与你相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