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食俗.早茶

六年级 状物 864字
2022-06-27 18:56:32

我的家乡在扬州,早茶是扬州众多文化名片中的一大亮点。

早在唐乾盛世年间,这里就流行起喝茶之风。作为一种民间饮食风俗,扬州早茶沿袭了淮扬菜的风格,成就了扬州的早茶文化风俗。

位于扬州老城区得眭桥的富春茶社,历经百余年的积淀,花、茶、点、菜地道独特,被公认为扬州茶点的正宗代表店。早晨六点钟,就已经有不少食客等候在门外。“吃”占据了早茶活动的半壁江山,从凉菜到炒菜,从各式点心到主食,从酱味小蝶到应季水果,应有尽有。

扬州面点凭借着精良的做工和典雅的造型成为扬州三绝之一。富春茶社的独家面点要数翡翠烧卖。制作时摘取青菜软嫩的叶片,稍作焯烫放入冰水,翡翠色的叶片渐渐舒展。接下来,师傅会操着翡翠烧卖“”右三刀左一刀”的独有刀法把菜叶剁碎,挤除青菜的多余水分,加入蒜蓉、姜末,辅以盐、鸡精、菜籽油充分融合。碧绿光泽的馅料就做好了。在将醒好的面团揪成大小均匀的面丁,快速擀成菊花边状的面皮。最后包入馅料,厨师只需轻巧捏几下,一只只形如石榴,底若铜钱,上端如蓬头,点缀少量火腿茸的烧卖便已成型。上屉蒸15分钟,清新碧绿、造型精致的翡翠烧卖就蒸好了。为了这一抹绿色,师傅在火候和时间的掌握上可谓独具匠心。

说到富春面点,灌汤包因其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也备受人们喜爱。直径6厘米左右的包子,兼具鲫鱼嘴、剪刀褶知荸荠鼓的可爱外形,如果你认真观察,

会发现每一个包子上面的褶都要超过30个。刚出笼的汤包,晶莹剔透的汤汁在晃动,但您可不能立刻“囫囵吞枣”,一是尝不到其真风味,二是这样吃很“危险”。汤包有他独特优雅的吃法:先用吸管给包子开个“天窗”,待热气散去,在慢慢吸出汤汁,否则可能就会像我小时候贪吃嘴急,闹出包子“爆炸”飞汤四溅的笑话。

早茶除了面点,自然少不了茶,魁龙珠是富春茶社的独创,它集安徽魁针的色、浙江龙井的味和扬州珠兰的香,按一定比例窨制而成,故得此名。它耐泡、 解腻又芳香,一年四季都能喝出春天的味道。

这里除了有状如花瓶的翡翠烧卖,皮如薄纸的灌汤包,还有乾隆御笔赐名寓意财气绵廷的阳春面,还有细丝如发能引针的文思豆腐羹……伴着沁人心脾的茶香、赏心悦目的花草以及古香古色的字画,一顿早茶连吃带品,两三个小时也是常事,唯有耐着性子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绝妙。

扬州早茶作为舌尖上的非遗文化,不仅给一方水土养育的扬州人,也为全世界的人们烹饪出了精妙绝伦的味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