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乘凉,轻摇蒲扇,神清气次。这不禁便我记起幼时曾经猜过的一个扇谜:部一行些,身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
提起扇子,大家对它都不陌生。自古以来,扇子就是人们夏天不可缺少的纳凉用物。有的扇于还是精美的工艺珍品。近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百扇于诗:“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斧鬼,巧夺天工。
我国制扇历史悠久,工艺也相当考究,扇子名目繁多,品类已达数百种。根据取材不同,分为蒲扇、葵扇、羽扇、纸扇、绢扇、棕扇、竹丝扇、麦杆扇等;根据工艺特点不同,分为镂刻扇、编制扇、书面扇等;如按扇形分类,又有圆扇、方扇、折叠扇、椭圆扇等。多姿多彩,惹人喜爱。
根据古籍记载,我国扇子的制造和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扇子最早出现在殷代,多用雄雉尾制成,但不是用来纳凉,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在出游时遮挡阳光和风尘,以显示威仪。而劳动人民就“以扇逐暑,取其实用”。到了汉朝,扇子在我国使用得已经非常普遍了。除了木、竹、羽以外,罗扇也开始流行。魏晋以后,扇子的形式逐渐增多,取材也更广泛,甚至连扇柄的质地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些年,我国纸扇业兴旺发达,苏州檀香扇、自贡竹丝扇都出口过许多国家。
此外,扇子还具有许多用途。古代文人骚客、丹青圣手都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互相赠阅。咏扇的诗词也不少,比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都是名句。扇子还可以作为艺术品。比如《三国演义》中就绘声绘色地讲到诸葛亮的鹅毛扇。从汉朝起,扇子就作为歌舞道具使用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虽然电风扇、空调等已经普及,但作为工艺品,扇子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因为扇子携带方便,在炎炎夏日,扇子仍然有着无法取代的
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