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传达就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当端午节到来,我和妈妈都要早早的起来包粽子。包粽子是一项在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亲手制作会更加印象深刻。
往年的端午,我都会与妈妈一同包粽子,包粽子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首先需要将准备好的颜色不深不浅,新鲜且完整的粽叶,以及大家喜欢吃的馅料清洗干净,我们这里普遍比较喜欢吃甜粽子,所以我们家准备的馅料是豆沙,蜜枣等等,大家也可以放入咸香的腊肉。材料清洗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动手包粽子啦!首先,我们要把三片粽叶弯成一个三角漏斗状,将适量的清洗干净的糯米放在最下面,再依次往上面铺上豆沙、蜜豆等粽心,接着最上面再放入适当的糯米。,最后把粽叶裹成圆锥体一样的形状,拿绳子捆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知不觉,我和妈妈就在调侃彼此奇形怪状的粽子模样中包好了一整大盘。
妈妈起身到厨房将我们包好的粽子放在了锅中,接下来就是静候四十多分钟,但这对于早就想要品尝粽子的我来说,简直是漫长的等待,只见我围着锅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时不时望着那冒着蒸汽的锅,猜想着里面的粽子是否已经变得香甜可口,糯米是不是已经软糯,蜜豆是否变得全身肿胀......……终于,在我焦急的盼望下,它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也顾不上烫手,拨开外面深深的粽衣,光是它那糯糯的,带有竹叶香味的糯米就让人垂涎三尺!再轻轻尝上一口,那香甜,那糯唧唧的口感简直让人无法抗拒,吃了还想再来一个!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正因为有了这些风俗,才能把节日过的欢声笑语,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