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各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而我们家过年就有吃饺子的习惯。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据记载,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角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相传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好赶上了冬至。看到忍饥受寒的百姓,他于心不忍。,便在当地设下一个药棚,向穷人舍药冶伤,后来他制作出来“娇耳“(现在的饺子),不过他当时是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包在面皮里。然后煮熟了给大家吃,不仅填饱了肚子。,还避免了耳朵上生冻疮。
如今,饺子已成新春佳节,常见的美食,不仅中国人爱吃,许多外国人也爱吃。
今年过年和往年一样,我们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奶奶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嘴上喊着,手上也不消停,只见奶奶先拿一个饺子皮,放了一点馅儿在饺子皮里,再把那些边边角角折出来,最后用手一挤,一个精致的饺子就出来了。
我也不甘落后,模仿奶奶的“操作”,本已能做出一个“饺子王子”,结果却是一个破肚皮的“醉汉”。后来。,我又包了十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看,把我乐得合不拢嘴,再看自己,早已成了一个小“泥”人。
水开了,奶奶将我们包的饺子煮熟后,我一边甜滋滋的吃,一边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包饺子虽是习俗,但却带给我一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