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最美竹乡––江西省上高县芦洲乡。这里的翠竹伴我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
春风柔柔地抚摸着竹林,就像母亲轻轻地爱抚着自己的儿女。每当春雨过后,我总是第一个跑向竹林,想看看竹林里有什么神奇的宝藏。据说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路过芦州乡时,曾经在我们村住过一个晚上。为了感谢当地老表,毛主席亲手栽种了几棵竹子。如今那些竹子根深叶茂,像是在诉说着毛主席爱国爱民的故事。
炎炎夏日,大家端起凳子,坐在着竹林里,我会缠着躺在竹摇椅上的爷爷给我讲竹林的故事。爷爷一边摇着蒲葵扇,一边乐呵呵地告诉我:“竹子,是我们的村树,也是我们的保护神。每年竹笋产量上万斤,这是我们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我们村的精神产业。有竹子在,就意味着有后继人啊!所以,大家都要好好爱护竹林。”我似乎听懂了爷爷的话不停的点头。
当红土地进入深秋时,竹林成了村里的衬托,近处是黄澄澄的稻谷,远处是白雾袅袅的山岚,身边就是青青竹林。我被家乡的竹子吸引,呼喊着,奔跑着,每次拥抱竹子,我都会兴奋不已,想象自己也变成一颗妩媚婀娜的竹子。秋季的确是富有诗意的季节,竹子的美不仅仅因为其高耸、纤细,更因其不改颜色的执着和追求。
到了冬天,竹林是孤独者。下雪时,我喜欢和伙伴们到竹林里打雪仗、堆雪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手变得僵硬且暗红,心里却仍是滚烫滚烫的。这时候,妈妈总会站在老屋旁呼喊我的名字,要我赶紧回家,暖暖身子。殊不知,此时的我已经不在乎冷热,只在乎开不开心。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竹子当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以为它就是我的伙伴。长大后,我还希望自己是一棵竹子,为他人奉献一切。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