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逐渐闷热起来,迎面吹来的风都好像是从火炉里刮出来的一样。骄阳似一个巨大的火球,散发出剌眼又灼热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令人跟这天气一起烦闷,只有一些树、竹,一言不发,沉默着做着让人们欢喜的事。
而在这些依旧安静挺立的植物上,生活着这个夏天里最吵的东西一一这个吵吵嚷嚷的生物就是蝉了。这些生命只有短短十四天的家伙,趴在阴凉的树枝上,声嘶力竭地叫着、喊着,一声接着一声,没完没了,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动力,支持着它日复一日永不停歇的叫嚷,让人本就烦燥的心更加躁动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满脑子都是“知了知了知了”,让正在写作业的我一个不留神,在本子上写了一整行的“知了”。
不知道曾是哪位大神,在文章里大肆歌颂着蝉的叫声,称之为“大自然最美的歌唱”。我嗤之以鼻,在我看来,这不过是虫子发出的剌耳嘈杂的噪音,杂乱无章,入耳皆是短命之物对世界的痛斥与批判,充满了痛苦与绝望,“大自然最美的歌唱”这个名字着实起得讽刺,显得窗外这些寿命只有十四天的蝉“歌声”里多了一丝悲烈。
某天,我翻开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记载着蝉的一生。原来,蝉的一生不止这短短的十四天。从出生起,它在深深的土壤之下度过漫长的四年。这里不见天日,寂静无声。饿了的时候,好的情况下可以喝一口干涩的树汁,没有的话就吃沙土、石子,尽管它们难以下咽,但它还是坚强的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不断的长大,再长大,等到再长大一点,有了足够的力量,就破土而出,爬到树枝上,用四年的坚辛,换来这生命最后的十四天,能够用尽所有的力气,大放光彩,对着这个它们憧憬了一生世界,演奏着生命中最美的歌。
听着窗外依旧响着的歌声,成见散去,心中多了同情与敬佩。罢了,就让我当一回演唱会的听众,听听这为期十四天的“大自然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