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阴雨天,我在姥姥家的院子里发现一只蜗牛,它正在一根小木棍上贪婪地喝着水呢。等我找到一个瓶子准备把它装进去时,蜗牛不见了,但我仔细一看,水泥地上有一道弯曲的印痕。我便开始沿着印痕寻找蜗牛,结果在墙上找到了它。真奇怪,蜗牛怎么不会从墙上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很快就水落石出了。我先把它放在一片树叶上,不久又把它拿了下来。这时我发现树叶上有一条湿湿的痕迹,用手一抹,黏黏的,像胶水,怪不得它趴在墙上掉不下来呢!我又查了资料,才知道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人们叫它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紧贴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时,腹足的肌肉进行波浪状蠕动,使身体慢慢向前移动。同时,腹足下面还分泌黏液以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接下来,我想看看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就找来一些水、树叶和白菜,还有一块我都没舍得吃的巧克力。谁知它竟然不吃,还躲得远远的。我又拿了一小块儿面包给它吃,没想到,蜗牛用触角一碰,身体竟然向前移了一点儿。它把一块儿小小的面包屑用嘴举了起来,然后,我看见面包屑一动一动的,慢慢变少。再仔细观察,还能看见蜗牛的小嘴巴一张一合的呢!不一会儿,一小块儿面包就被它吃完了。
通过观察,我发现蜗牛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小东西,尤其是它的黏液,可以使蜗牛“倒挂金钟”也不会从墙上掉下来。如果我们制作一双能适时吐出黏液的鞋子,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就不怕掉下来了;在飞船里宇航员也不会飘起来了;登山队员登山时,即使再陡峭的山峰也不怕了。还有,蜗牛那柔软的身体,碰到什么都不容易受到伤害,那硬硬的壳,真是又坚固又实用。
蜗牛的这些“特异功能”真是让人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