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随着免费巴士发出的轰鸣声,我们放下了疲惫,收拾好憧憬,从乌镇的东棚前往西栅。
正赶上新春彩灯节。大门口的彩灯华照到几百米开外的公车站,走近了,一股水乡的浓郁风情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喷泉下方水池中的水,是多么沁、多么凉!
过了检票口,我们一家就去摆渡了。这里要收费的,人固然不多,一会儿我们就都上了船。几只都是木船,有着古色古香的窗,还需人力划桨。船夫摇得不快。忽见远方有几座彩灯像是被水面托出来的,有猴王出世,大闹天宫等剧情彩灯。那绚丽的颜色,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河面上,光彩夺目。船夫双惬意,吟唱着几句鸟镇小调,与水色相得益彰,浓郁的水乡情在船艇里流动着。
再往前行了些,河两岸便有了夜灯。灯下,几只夜游的小虫在飞舞。在夜灯的映照下,水面之上竟晕起了些许清雾,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岸上经常会有酒楼,大多已经打烊,把杯底残酒的酌香封印在楼内,留在醉醇的记忆里差不多半小时,我们上了岸。岸上的几座茅草屋顶的矮房,披旁边夺目的红影灯遮掩,依稀只见它们的轮廓。眼睛望着这耀眼的红,一时难以适应穿过一条狭长的小巷,就是热闹的街市了。街市上都是店铺,在每个店周遭的环境。
铺的房檐上都拉着一根细绳,与对街店铺房檐相连,细绳的中央悬挂着几盏大灯笼,灯笼上书写的是百家姓,各个灯笼的颜色各异,别致中散发着喜气我饶有兴趣地找起自己的姓来,走了好远,才找到,差点与家人走失。我的姓氏灯笼下对着的是一排卖烧饼的店铺,四元钱一个烧饼。许是游客们只顾着欣赏风景,忘了吃饭的缘故吧,店铺的生意很好,排队的人很多。这时我开始闲游街市了,踮起脚一看,前面入头攒动,淹没了大大的店铺招牌,使我寸步难行。在熙攘的人群中,飘来了几缕香味。在人群的缝隙中我定睛一看,原来这是条美食街。店铺里贩卖着各种小吃,有乌镇特色点心——乌冻,还有麦芽糖、龙须精等等,大小餐馆随时迎送着川流不息的宾客。我也适时向大人提出了小要求,满足了我的食欲。
翻过一座小石桥,真正的水乡就在这里了。
水乡是错落的两排建筑,中间隔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左边那排是民宿和农村自家的饭店,右边这排是店铺,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饰品、纪念品和让人垂涎欲滴的甜品。我们就在右边这排。
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寻起了乐子,一家一家拜访。那些小饰品、小文具足以使我们爱不释手,驻足不前。我们只顾着把玩物件,忘了欣赏水乡。当听到母亲一声抱怨,我极不情愿地回过头,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这里的夜色斑脱华丽,华灯把枕水而居的民宿映到波光中,显得楚楚动人。因为年代久远,民宿的古宅上有些许被水冲朽的木头,古朴典雅,一排排错落有致地坐落着。用手触摸门上的一道道龟裂,残留的木屑沾在手上,留下了淡淡的木香。在小桥上,白玉盘穿过民居,折射在水面上,忽明忽暗。
走在一块块石板上,望到民宿的天井里,一桌人正举杯欢庆,祈祷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几叶小舟缓缓划破平静的水面,向水的尽头驶去。我不禁有点怅然,一时感到有点热泪盈眶。
但鸟镇——依然散发着光芒。只见所有灯光聚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光点,像闪烁的星点,夺目明亮。我痴了。若不是远处传来的清笛声打断了沉浸的思绪,我确实不想离开。
又回到了码头,依然是刚才的景象,船夫们一趟趟地送走远方的旅客,垂柳依然披着秀发随风摇曳。只是心中与来时不同,远处的乌镇民宿向我们挥挥她那黑亮的双手,对我们作最后的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