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情操

六年级 应用文 744字
2023-04-08 13:36:32

一撇一捺,书写盛世华章;一顿一挫,发扬传统文化。

犹记得那年第一次接触软笔书法,是充满好奇的。那是在一次交流会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我,懵懵懂懂,不知毛笔为何物。圆润的小手紧紧捏住笔杆,手心出满汗,哆哆嗦嗦写下第一个字,写出的那个字跟脑电波一般,上下起伏。这字,这笔,仿佛有神力一般,紧紧缠住我的心,我没有忘记它。

我走上了学习书法的道路,开始考级了。看着白纸上醒目的,张牙舞爪的黑字,我忍无可忍,甚至把它给撕了,但过后我渐渐领悟,写字不能急躁。于是,我长舒一口气,慢慢荡笔,淡黄色笔杆开始服从我的命令,一板一眼写下第一首诗——《鹿柴》我看着毛笔走,我看着宣纸上的墨,毛笔像一位灵活的舞者,笔尖时而聚拢,缓缓移动;时而粗糙,剑一样的飞过去,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

我好像感受到了每一位书法家的心境:平静时,写下的字舒展;急躁时,像一条长龙飞舞;高兴时,放荡不羁,藕断丝连;生气时,大笔一摔——我不干了!我渐渐喜欢上它,这就是书法里的文化吧。

走着,走着,我逐渐长大,练习书法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几次才真正平下心,与这“老人”交流,但他似乎不认识我了,写出来的字一颤一颤,我感到十分失落,无奈。“一日不学十日空”,是这样的。妈妈告诉我,要多与它交流。

我重新结交了这位老者,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宝藏——沉下心,顿笔慢行笔快,勤练习,多思考——它使我进步,亦有思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不能草草行笔,马马虎虎;对待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见异思迁。它陶冶人们情操,修养人们性情,难道不也是一份宝藏吗?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键盘逐渐取代手写,越来越多的人对书法,对毛笔一无所知;有人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书法。这是思想的退步,书法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先辈遗留下的修身,做人的文化,我们不应该,也不能丢弃,并且要将它发扬传承下去。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