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六年级 应用文 557字
2023-01-18 17:17:12

童年的记忆定格在一间老巷深处的屋子里,一间三代人共同见证过的屋子里。

然而现在已经觅不着她了,她羸弱的身躯经不起岁月风沙的洗礼,更经不起城区规划浪潮的冲击。

听父亲说,她是祖父死前留下的。以后就成了奶奶独居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在母亲的陪同下,去看奶奶。那时,大人拉拉家常是他们的事,而我在这间屋子四处找乐子。拆木板,捣麻雀窝,炮烧蚂蚁窝……

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乐趣,哪顾得上和那些整天唠叨得不停的大人们说上几句话呢。在屋子里呆久了,也熟悉了屋子的里里外外,我也常常在房屋的上下来回蹿动,总让大人们不放心。

那时,我在巷子结识了奶奶邻居家的孩子,我们在屋子里整整玩了一下午。刚好奶奶出去,那孩子提了个建议:玩堆火炉。我含糊地答应了。接着就是要命的土火炉四溢的火星燃起了阁楼上的布,把阁楼的门烧着了。

谁知没几年,拆迁的大军不期而至,轰鸣的推土机闯进了原本僻静的深巷,一座座房子应声被夷为平地。老屋拆迁那会儿,我也在,但除了从老屋拿走几件破得不成样子的玩具,我竟没能最后一次抚摸她残破的身子,最后一次对她报以深情的一瞥。奶奶去了大舅家,我也再没来过。

老屋的旧址也找不到了。那儿又有新的房屋从她卧睡过的地方拔地高起。大人们忙于生计,他们做梦都想住进更大更好的楼房,对老屋的存在与否是不以为意的。

到底是我们见证了她,还是她见证了我们呢?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依照了合理的顺序对事物做了描写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