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人

六年级 应用文 958字
2022-07-11 16:26:08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起一条道德底线——诚信。因为诚信是金,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

在这鱼龙混杂的人流中,或许已有许多人丧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诈骗丛生,而且花样陈出不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究竟是社会的沉沦还是人性的沦丧?归根结底是失去了自身的道德底线。

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它是衡量我们行为的一个标准,也许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问一下自己:我失信了吗?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突破了这条底线,那么他们便失去了做人的资本。.人性本恶,倘若没有了约束,在这法治社会,你终将成为法律的“阶下囚”。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条连接线,是话语交流的基本,是你我可以彼此信任的缘由,失去了诚信,那么在这茫茫人海中又该何去何从呢?

自古以来便有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的优良传统,古人或许把诚信看得比我们还重,老子说:“亲诺必寡信。”每一个许下的诺言分量都是很重的,因此不可随意对他人许下承诺,孔子在他的政治主张上曾提到过:“民无信不立。”在此之后便有商鞅立木,以及每个统治者都应遵循亲民,信民的统治方针,古人从商也有讲究“童叟无欺”,毕竟连老人小孩都欺骗的人又有什么资格经商呢?

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做到心气神足,择善而从。现在,有许多从政者欺上瞒下,偷挪公款,以信换金,古有云:诚信是金。但在我看来诚信或许比金还重要,因为金钱可以用诚信获得,但金钱却不能获得诚信。那些从政者被捕时,表面上还说着“我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谎语,或许内心已经凄凉惨白。反观那些秉怀诚信的人,宋人晏殊在科举考试时能够将自己做过考题的事告诉宋真宗,隋朝黄甫绩守责求打,韩信成名报恩,这些忠直守义之人亦也是诚信之人。从政为官亦要守信,企业经营亦也要守信,国与国交流更要守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只有给自己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不逾越,在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诚信是建立在言语上的。“诚”字的部首是言字旁,追根溯源这是要告诉我们讲诚信那就要在所说的话语上做功夫。不口无遮拦,不信口开河,不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不像放羊的牧童,这便是一个人的诚信之道。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教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每日自我审视,不稍逾越雷池,这便是诚信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