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芷汀兰,墨香悠悠

六年级 应用文 757字
2021-11-13 22:17:42

远离城市中的喧嚣,怀抱乡下的清新,我目睹着爷爷选笔,沾墨,深呼吸,手指修的用力,瞳孔中盈满了认真与严肃。带着点潇洒与决绝,爷爷用他那似有魔法的双手召唤出了一个又一个墨字小精灵,在红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几分钟后,两幅对联终于大功告成,在众人的鼓舞和羡慕的目光中,爷爷终于满意地捋了捋胡子。

据奶奶说,自打爷爷初中听老师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后,便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时的勤学苦练到中年的零碎时间,尽管现在眼睛昏花,带着副厚重的眼睛,只能用长满老茧的双手颤巍巍地握笔,但字迹依旧道劲规整,书法已俨然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印证着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作为文化爱好者的孙女,我打小就被爷爷按在椅子上练习毛笔字。午后温度骤长,太阳炙烤着大地,爷爷仍在慢条斯理地讲课,年幼的我却坐不住了。汗水如断线的珠子般从脸颊划下,滴在纸上化成个美丽的图案,我的心里似有只小兔子在活蹦乱跳,急躁又不耐烦。如坐针毡,如芒在背,遂将毛笔搁置,大喊爷爷温和地望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却只字未说。空气似乎凝固了,爷爷仍在专心致志地练字,让方才宣布放弃的我很是尴尬,又不敢贸然溜走,只好熬着时间看老人家练字。手上只有毛笔,眼里也只有毛笔,光斑准确无误地照

在爷爷专注的眼眸上,阳光下的墨字开始熠熠生辉。一瞬间竟觉得爷爷与墨字融为了一体,爷爷身上流着文化的血液,纸上的墨字诉说着爷爷的热爱与坚守,细水长流,温婉得让人离不开目光。

“喏,送给你的。”恍惚之时,耳畔突然响起爷爷苍老的声音。我连忙应了一声,瞥了眼纸上的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你要记住,小小的毛笔描摹的不仅是墨字,更是文化的自信。”

羞愧之感瞬间盈满心中我没敢再看爷爷深沉的目光,便重新坐端,沾墨,顿笔,练字。时间在罐隙中悄然流逝,我仿佛瞥见身后的爷爷满意地捋了捋胡子,比自己完成一幅上好的作品还要高兴。爷爷用自身专注练字的模样感染了我,“传承文化”四字像一颗籽粒,悄悄播撒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一撒一捺,一停一顿,这是祖孙辈之间的传承,它塑造着中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