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正当奋笔疾书的我,望向了那皎洁的明月,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儿时,我喜欢依偎在外婆的怀里,喜欢和外婆坐在桂花树下。我常常仰起头,望着外婆,她的面貌总能定格在美丽的瞬间,那浅浅的酒窝,黑发上夹着银发,那括静的笑容,更让是我无法让我无法忘记,即便是经过岁月沧桑的鱼尾纹,也无法抵挡外婆慈祥的笑容,真如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
秋夜,寂静极了。我常常依偎在外婆的摇椅边,看着地上的虫子爬动,真是新奇而又有趣。触摸着地上绽放的花朵,隐隐中,我好像听到了花朵的倾诉,心中真是一番滋味,真是越玩越兴奋。“小家伙,回家啦!”每每听到外婆的声音,如同在迷茫的海洋上找到了方向,也是迈着兴奋的步子,回到家中。
外婆喜欢坐在摇椅上,我也常常在外婆的怀里依偎。每一晚秋夜,桂树下,在灯光下,一个老人正抱着一个稚嫩纯真的孩子。每每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每每听到精卫填海的传说,每每听到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故事,那正是那位老人,为那个幼小的孩子讲故事,他喜欢闭着眼,细细的品味老人讲的故事,身临其境。桂花树,散发出了一种幽静的香甜,秋风刮过,桂花轻飘飘的落到地上,那个幼小的孩子,喜欢捡起地上的桂花,放在老人的头上,孩子笑了,老人也幸福的笑了。月,也更是皎洁明亮,月光如同一块轻飘飘的银裟,充斥于那位老人和那个幼孩的心,桂花,更香了。
秋夜中,桂花树下,外婆,我,真好!
在一晚秋夜,在桂花树下,外婆又露出了那慈祥的笑容,我也向她招了招手,是的,我终究还是要离开外婆家。秋风吹过桂花树,又散发出暗淡的香,却是索然无味。风很大,吹落下了零零散散的桂花,吹起了外婆茂密的头发,还能看见她那慈爱的笑容,风灌进我的喉咙里,瑟缩起来。最后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直到现在,我还未能回归我那“天堂”,外婆那温暖的怀里……
又是一年秋天,外婆家的桂花开了吗?
教师点评:本文简洁流畅,一气呵成,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带有一种散文的味道。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抒情”并非“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叙述抒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而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叙述的是秋夜中,桂花树下的“外婆”与依偎在“外婆”旁的“我”,在叙述过程中,小作者重点描写了“外婆”,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外婆”进行了塑造,我们能够感受到“外婆”是鲜活、饱满的,这与小作者在其中投入了充沛的感情是分不开的,因为有情,记忆才会深刻,笔下的文字才会生动。通过所叙的事,我们读出了外婆的慈祥,也读出了“我”深深的思念与眷恋,叙述事件是基础,抒情议论是升华,文章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