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苛责望上去便是无望,可历尽磨砺后谁说没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富养呵护俨然舒适,可纵溺依赖的背后,又似有危机……其实,穷富之便关键在我,是以穷养不可移凌云之志,富养不可生依赖懒做之荒淫,吾辈前途方可任方圆。
家境殷实父慈母爱不是放纵逍遥的资本,珍惜所有奋发有为才是君子之道。少年李鸿章生在富贵之家,其父贵为京官供职刑部,可生于优越的他常求父亲带他拜访文学名士,恰到好处地利用优越的成长环境,一代晚清洋务重臣就此而出。
相反,终日沉湎于父母的宽容厚爱,不思进取的心便会在滋生惰性的泥泞中迷离。爱德华八世相貌堂堂养尊处优,终日在皇宫中花天酒地的他在危机与国难当头时,脱口而出的竟是“不爱江山爱美人”,最终也难免在一片摇头和叹息中落了个黯淡的结局。所谓“志从淡薄明,节从肥甘丧”,几年前的“我爸是李刚”的张扬气焰未散,又接连冒出李天一的违法丑闻,生活在光环下的青年一步步解构了本应一片光明的梦想和前程,原因不言而明。若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富养”,那前路便是通向荒淫的深渊。
贫困潦倒,缺乏父母之爱,历经社会冷暖看遍人世心酸不能成为自强者自暴自弃的托辞。父母吸毒不暇顾及阻挡不了她求学的热情,潦倒困窘的家境也没有浇灭她追求的步伐,利兹·默涅,哈佛大学的女研究员,正是在父母的穷养中破茧为蝶的先行者。若能把父母扔给的艰辛生活环境当作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失望与希望的千百次交替中学会镇定与坚强,我们终将百炼成钢,变得现实而且强大。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言:“长大是必经的溃烂”。时下,人们亦称新生代为“垮掉的一代”、“任性的一代”,怎样才可在或穷养或富养的先决条件中不凋不败?回答的声音一定是:天命难改,本性可移,穷养不移凌云志,富养不生矫作荒淫意,俗世又可耐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