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众多传统文化之中,唯有诗词使我如同“独爱莲”一般喜欢。诗词文化好似那“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使人如临仙境。
诗词文化让人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俯临万物一般,开阔视野,宽广心胸。诗词又好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凌云壮志。当我欣赏诗词的时候,仿佛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
读诗可以明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望庐山瀑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同一个事物,赋予它不同的角度,便会给你不同的感受。《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付诸于行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告诉我们挫折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之后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读诗可以长才。自古以来,求贤若渴的统治者不在少数,东汉末年的曹孟德便是其中一位,在《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是曹孟德的求才心切的真实写照。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是金子总会发光,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也要好好努力,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切忌半途而废。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读诗可以明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便是我心之所向。
读诗可以培养我们的性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豪迈。人生就像是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可回头,哪怕“畏途岩不可攀”也要奋力向上“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于诗词之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要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定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文笔流畅,见地独到。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