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认为戴眼镜的哥哥姐姐,一个个都是“学霸”,架上眼睛,你看多有书生气!为了向往这文质彬彬的形象,我竟朝思慕想着那学识渊博,才高八斗的象征。
六年级的样子,我的眼睛终究熬不住每日的疲劳,眼前光点逐渐模糊,成似雾非雾的条状。站在远处看黑板时,总要眯着眼睛看。我,近视了?到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后,我被认定为轻视轻度散光。就这样,我获得人生第一副眼镜。到了教室,看着同学们对我疑惑好奇的目光,我竟然有一点小得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镜对我的束缚也越来越大,体育课上只要稍一剧烈运动,眼镜就会滑下来,刚跑完步,气喘吁吁时,眼镜上总是会织起白色的雾。有时候一粗心,把眼镜落家里了。听天由命的我只能在模糊不堪的一片茫然中勉强读取了一些较大的字,艰难的辨认。不得不说,戴上后就真的没那么容易取下来了。不仅是我,身边还有很多同学不约而同的也戴上了眼镜,别说书生气了,戴上眼镜后,整个人都在不协调中慢慢适应。
前不久,在一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了近视带给中国的危害,据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近视人数高达6亿,而6亿又是什么概念呢?几乎是我国总人口的一半,相当于一半的人需要隔着一层薄薄的镜片才能看清这个世界,而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为全球笫一,我们不想去争这个笫一。近视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眼科疾病的专用名词,它已经是一种危机,一种“无镜可依”的病态化,更是与这个世界产生隔阂的难以逾越的鸿沟,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何以观世界?又何以去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科学防控近视,俨然成为了保护健康的重要支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这窗户周围,却由镜框围成“四角的天空”,不禁有些可悲。促使围成这“天空”的元凶就像我,无论作业有多少,总会习惯性地磨到十一、二点,笫二天六、七点钟起床,还美其名曰“刻苦学习”,现在想来,简直是“度数学习”。这样的方法,不仅会影响视力,导致视力衰退,更会让自己的身心疲惫。
眼睛离世界,隔了一层镜片,近视到明视,差了一份习惯。防控近视,才能拥有光明,但愿摘下眼镜,眼前还是清晰的世界,还是一份光明,延伸在未来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