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

六年级 议论文 764字
2022-08-27 22:04:20

“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伢子卖包面。”

一碗撒上葱花的清汤会保佑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樟树孩子多吃饭。

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临池学书,到长大成人,从穷乡僻壤捉襟见肘,到绰有余裕,到通都大邑,它浸透在樟树人成长的步伐里。

年幼时挑食,总是不喜欢吃饭,母亲便自己动手擀皮子调馅,每次都会做很多,放在冰箱里,我不想吃饭时就拿出来煮一碗清汤,而她自己却坐在饭桌旁温柔的看着我,叫我快吃,等下被爸爸看到要挨骂了。

年少读书时总喜欢在春寒料峭的清晨,跑到校门口叫卖的小摊贩那端一碗清汤,每次在那吃完都会说,:“下次我爸来吃让他付,老板您记着哈!”。

在外求学时,每每回到家都必要吃那口家乡才有的老味道,一碗热腾腾的清汤下肚,胃里心里都是暖烘烘的,好似将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旅途奔波的劳累都一扫而空。

清汤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味道,它既是两广的云吞,北方的馄饨,四川的抄手,又是江西樟树人的清汤。我去考究了一下这个名字的由来,又自我猜想了一番。

或许清为之清澈清净,是这里乡亲们淳朴的民风,或许是因为,他的皮薄透,汤清香,味鲜美。又或许是因为这里曾名为清江县,而在这里的他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名字!深究“清汤”二字,本质意义于每个樟树人而言是一道陪伴着我们成长的小吃,是解不开的乡愁,离不开的桑梓,割舍不开的血缘啊!

虽然名字味道风俗或许不同,但于每个中国人而言。那口老味道是儿时的笑语凝烟;是少时的壮志凌云;是童话世界里的城堡;是追梦路上的北斗。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的浪漫,它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它是樟树游子念念不忘的清汤,它是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辛勤付出,为国奉献,国士无双。它是晚舟归航,曲折起伏,浸润着温暖,彰显着力量。它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那个追逐星辰大海的梦。

中国人的浪漫是山川大地,日月轮转,中国人骨子里刻着的是温凉恭谨,是谦逊有礼,是敬老尊贤,是家与国,深沉温暖又充满力量。

一碗清汤是樟树人心里的老味道,是中国人缠绵悠远深沉的故乡情,家国情。山河表里,烟尘人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