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议论文 650字
2022-08-16 13:05:08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内涵。每个汉字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每当我看到“让”这个字时,我都会浮想联翩,满是好奇。今天,我决定仔细研究一下“让”这个字更多的含义与内涵。

“让”字是左右结构,“言”字旁边一个“上”字,写起来并不难,但它包含的意味可是非常丰富。“让”字有谦让的意思。谦让是指谦虚地推辞或推让。人们都将“谦让”看作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质,还有一段关于“谦让”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收到一封家书,信中说邻居盖房占用了自家的土地,两家发生了冲突,希望他能借自己的权望解决这件事。张英只回了28个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忧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心中惭愧不已,于是主动让出了3尺地,邻居家也深受打动,同样让出了3尺地,这就是著名的“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因为谦让,人们化解了冲突,达成了共识,留下了一段佳话,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努力做到谦让,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善。

“让”字还有忍让的意思。忍让是指容忍退让。人们总认为“忍让”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其实忍让是一种智慧,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孔子曾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时的忍让有可能为的是顾全大局,也有可能是为未来做积累和准备。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曾因“完璧归赵”有功而受到器重,不想却引起了大将军廉颇的不满。但蔺相如却选择忍让,每次见到廉颇都尽量选择回避、退让。人们以为蔺相如是怯懦,但蔺相如却是为了大局考虑,并不想因为一己得失而不顾国家的安危。看来,学会忍让,甚至称得上的一门人生的“课题”啊!

没想到看似简单的“让”字里竟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含义和启示。通过这次对“让”字的研究,我深深地体会到,汉字就像是一座宝库,唯有懂得它、了解它、珍惜它的人,才能得到其中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