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藏在影子里

六年级 议论文 1143字
2022-08-08 17:16:03

光似乎拥有魔力,打在身上会给站着的地面留下印子,叫影子。可影子却没这么大魅力,孩童会踩,成人不暇,老者一瞥。世界中,影子千千万,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也有特殊意义。有的“藏”着坚韧,有的“掖”着无私,有的“瞒”着热爱。如此可见,学问藏在影子里。

学问藏在哪里?藏在黑乎乎火辣辣的影子里,藏在袁老的禾下梦里。

影子,是袁老无私为民、艰苦奋斗的象征。“我有两个梦,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民经历文革的摧残,便面临吃不饱的困境。袁隆平,一个在校任职的青年教师,拿起自己并不了解的麦稻秸秆,从阴影冲进田里,“带上影子”弃文从农,立志让天下人吃饱饭。开始不受他人认可,一人孤身奋战,他又怎奈得了日日夜夜的孤独?陪伴他的只有骄阳下的影子,蜡烛下巍巍颤颤的影子。看,昏暗的烛光下随笔尖摇曳的影子多么坚韧,简陋的实验室中徘徊走动的影子多么坚毅,灼烈骄阳下随背曲腰躬摆动的影子多么刚强!阳光下,袁老矮小的身躯所投射出的影子是那么长那么高大,好像在和身边的禾稻一起生长,越长越高,越来越丰茂,直到被稻影掩藏……

学问藏在哪里?藏在婀娜多姿、高贵优雅的影子里,藏在杨凤兰舞动的身影里。

影子,是凤兰追梦路上坚韧不拔的印记。“师傅说过你的影怎么样,你的戏就怎么样',我这辈子是为戏活着呢!”舞台上,一个小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身影随音乐转变而舞动,而被璀璨的灯光打在地上的影子更不示弱,似将主人公的一颦一笑都显影出来,。渐渐的,凤兰发现影子的脖颈在慢慢变粗,可它似乎不愿停下,依然翩翩舞动。最终影子倒下了,和她的身子重叠,倒在了最心爱的舞台上。凤兰得了甲状腺癌,失了声,她深受打击,甚至一蹶不振,而影子的“憔悴”似不断激励她,让她重回舞台。对于观众,她的身影是她美的象征,而对凤兰自己,影子是她对戏的追求,对自己的激励,更是向世人证明影子也有生命力,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和遇挫折不放弃的决心!

学问藏在哪里?藏在笔直不动的影子里,藏在站如松坐如弓的军人的影子里。

影子,是军人捍卫国土、披荆斩棘的标识。可见否?国庆首都天安门下有一列列笔直挺拔的身影;戍国边疆的雪山顶峰立着一一个个被白雪覆盖的身影;巡游边境海防的船只上摇曳的一个个被海风打乱衣襟的身影。他们是军人,是护国的战士。曾以为军人的影子是定格不动的,就像邱少云烈火焚身匍匐不动的影子、黄继光胸口堵枪站立不动的影子。长大后才知,军人的影子真的与常人不同,那是用鲜血与汗水换来的,是用一颗赤子之心换来的,是用满腔热血为报国换来的。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英雄泪,更是对英雄期望的回馈!

“那些把灯背在身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在了自己前面。”有种学问叫做无私,它藏在袁老拔苗插秧的影子里;有种学问叫做坚韧,它藏在杨凤兰舞动的影子里;有种学问叫做热血爱国,它藏在军人保家卫国的影子……

世界喧嚣,人群拥挤,影子来回隐现,不免落入人的脚底,不受重视,而影子里所体现的学问更鲜为人知。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在先人创造的影子下不断学习,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学问,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影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