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六年级 议论文 725字
2022-07-20 22:35:11

“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笔下一个看似普通的句子,却让多少文人为之倾倒。透过纸张,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伫立窗前,凝神见证一树生命的绽放。诗意的语言便该如此,在眼神触及的刹那便感受到心底如擂的共鸣声,以细腻,以真实,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在于它语言的简洁凝练,诗意哲理。还记得那经典的“人生三境界”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学海无涯,只有尝尽辛酸苦涩,才能收获尘埃落定后的开阔视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为了理想抑或爱情,日益消瘦又何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苦苦寻求,百折千回,是蓦然回首,原来你就在这里的喜悦,是辗转千回后的柳暗花明,是踏破铁鞋后的喜出望外。为你,千千万万遍。

细细品味,不得不为那精巧中暗藏的玄机所深深折服。人生百态,我们总能从这些经典诗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迷惘,执着,顿悟。仕途也好,爱情也罢,竟全都凝练在这短短几十字之中。那诗中的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岂是哗众取宠的网络语言比得过的?

如果说“人生三境界”胜在语言的凝练哲理,那从宋代词牌名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华美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何满子》的凄切哀伤,《雨霖铃》的缠绵哀怨,《一剪梅》的婉转情思,《定风波》的豪放激越,《水龙吟》的豪迈洒脱……触目便觉心底那颗沉睡已久的种子破土而出。缓缓回味,珠玉般圆润的字眼在口腔中流转,顿觉唇齿生香,人已三分醺了。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穷其一生,只为做一场关乎文学的梦。东坡,容若,三毛……因为有文学相伴,他们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潇洒。反观今日,我们早已逝去了那份本真,无心品味那字字珠玑中蕴含的千百意味。浮于虚无乏味的表面欢娱,抛弃美感与细节的平铺直叙,文字失去了它原本震撼人心的力量,变成了简单字符的排列组合。当你迷惘于网络的糜乱喧嚣之时,何不凝神聆听那远古传来的声声驼铃,唤你重回那方清净,捻一抹心香,感受那一刻清欢注入你心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