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檀香刑》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此言得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的法则,亦是人生的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度的缺憾,才是生命本真的状态,世界也因缺憾而富有生机。
过度追求完美往往会适得其反。当今时代竞争激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带孩子辗转于各类“兴趣班”,在“鸡娃”式教育的同时,却忘记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所谓“颜值即正义”的诱导下,本来青春靓丽的女孩却不断地整容,去追求所谓的美,最后毁掉了自己的容貌,悔之晚矣。
生命中的某些缺憾,激发了人们奋勇追求圆满的动力。
贝多芬在中年被命运无情地剥夺了感受声音的权利,但这并不能阻碍他攀登音乐高峰的脚步。凭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在沉默的世界里依然创作了动听的音乐。疾病剥夺了霍金的行动自由和语言能力,但身体的残缺无法羁绊他卓越的思维。在《时间简史》中,他清晰地揭示了时空与黑洞的奥秘。正是缺憾激发了他们向上的潜能,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圆满。
适当的缺憾,无形中增加了艺术作品的意蕴和神秘感,唤起了人们的探求欲望。
断臂维纳斯自从问世起就成为艺术史上的奇观,勾起了无数雕塑家再创作的欲望。但后世雕塑家创作出的双臂完整的维纳斯,都难以令人满意,甚至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正是那残缺的手臂让维纳斯的艺术价值得以延伸,一双丢失的手臂,激发人们在想象中创造了无数双可能存在的手臂。曹雪芹的《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传世,但这丝毫无损于它的伟大价值,不仅有优秀的续作诞生,还有后来红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它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得以不断地被发掘,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无臂钢琴师”刘伟用双脚实现了自己的钢琴梦,史铁生拖着重病的身体表达出了健全而丰富的思想。秋天硕果累累却没有春天百花盛开的烂漫,夏日麦浪滚滚却没有冬天雪花飘落的诗情画意;雄伟矗立的高山羡慕流水的灵动,蜿蜒曲折的小溪仰望展翅高飞的雄鹰……万物都是不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却成为无法复制的美妙画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更加努力,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