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截图

六年级 议论文 910字
2021-12-12 19:17:35

“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眼前的一张张图片,带我捡拾起了我与中国母亲的记忆碎片。

为中国的河山截图

名山大川皆在中国:“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会当凌绝顶”的五岳之尊,“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橘子洲头,“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杭州西湖……

这些美景记录着我的美好回忆,也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它们如同星辰一般点缀在中国的版图上,也镌刻在了每一代中国人的印象当中。

为中国的历史截图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让其成为文化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打开古老的相册,我们会看到北京人的生活遗迹,感受原始文明的智慧;我们会看到秦皇汉武的文采风骚,领略千年前的盛世;我们会看到唐宗宋祖的繁荣思想,体会文化的融合;我们会看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广阔疆土,欣赏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气概;我们会看到毛主席的指点江山,庆幸现在的美丽中国。

历史如同一面明镜,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也警醒着我们不断前行。

为中国的人民截图

一张张绽开的笑脸,是最朴实的草根精神。农民在一方田地中挥汗如雨,播撒着世间的希望。黄色的皮肤书写着世事的沧桑,面庞上的沟壑倒映出一道道水渠,弯曲的脊背如同镰刀一般成为田野上最美丽的风景。

稻草人的帽子迎着风被吹起,落在了金黄的谷穗上。那比美酒还要芬芳的麦香,终会万寿无疆。

为中国的精神截图

袁隆平院士发明出杂交水稻,解决了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沈飞工程师研制出歼-20,成就一次次不可能;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中国自古有着“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坚韧不拔,有着“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宁死不屈,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和睦,也有着“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洒脱豪迈。

这些是中国特有的精神,一种在世界历史相册中难以忽略的精神。

为中国的昌盛截图

如今的中国,苍苍莽莽、举世瞩目。“脱贫攻坚”计划已经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也在努力迈步。经济繁荣、思想进步,每一代的中国人都在实现着中国的繁荣昌盛。亚洲雄狮强起来了,它发出的怒吼将会响彻世界的寰宇!

力踏祖国,踏出一带一路新征程;赞颂祖国,颂出社会主义新思想;歌唱祖国,唱响21世纪新华章!为中国截图,留住这繁荣昌盛,更要以图为鉴,向着理想奋力拼搏。

愿中国百盛不衰,至此敬礼!

教师点评:我们知道,摄像时,角度选得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物就越不清晰;角度越小,越可以将人物的相貌和景物局部的细微之处淋漓极致地展现出来。往往一张照片就能引出一个故事,而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将几张“截图”串联在一起,拼凑起了关于祖国母亲的记忆碎片,带我们领略了中国的河山、回忆了中国的历史、感受了中国的人民、体会了中国的精神、讲述了中国的昌盛,与其说这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曲赞歌。文章立意深刻、联系时政,饱含家国情怀,可见小作者是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眼界开阔胸中有梦的人,单看立意,已胜同辈者多矣。文章的思维虽十分清晰,但是结构不甚紧密,每一张截图之间没有呈现适当的关系,而且古今交替出现,线索稍显混乱,小作者可以只颂“今”,将“截图”的范围放得更小;或者“古今对比”,或者尝试一下这样的思路“先为历史截图,这是过去;而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中国精神也是来自人民,因此随后为人民、精神截图;从对先辈的追忆中展现当下,最后为河山、昌盛截图”,以这样的思路进行展开与论述,相信文章的结构会更清晰。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