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诗篇,毛笔与诗仙

六年级 议论文 741字
2021-12-04 01:30:20

他笔下是半个盛唐,却用傲气点缀于荒芜,而描写了岁月之浪漫,及国家之忧愁。——题记

午后静静地翻阅于唐诗宋词的风花雪月,一笔一划皆有韵味,一提一落皆有风度。

在以前的那个风华绝世的年代,诗人们该有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诗篇传颂于千年?我这样想着,品味着李白的浪漫主义。在那个于武则天统治的大唐盛世之中,诗人们的浪漫主义,不需要苦思冥想。因为在那个盛唐,皆为幻想。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的傲气点缀于李白的诗之间。我品味着的那叱咤风云的古战场,想象着千军万马决一死战之际,战士们汹涌澎湃,只为凯旋归故的大义凛然。你不单会看到他浪漫缠绵的思想,还可以会看到他那笔下滔滔不绝的“宣战书”。

愿与李白,沉醉于笔墨丹山之中。

从“美洒樽中置千斛”到“悲心夜忡忡”。可见,他不仅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大诗人,更是一位为国家之忧愁的平民百姓。细看,你会看到他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风情,更会看到他那“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友情。在他的笔下,描绘着三月扬州,勾勒着友情千万种。把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用一点一墨,叙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

愿与李白,描绘于友情万种之中。

他是漂泊于人世间的游子,连月亮都成了他的信件寄托物。被贬白帝城之外,落魄间,却也不忘去描绘浪漫美好思想,给人们积极的力量。等他走出白帝城之曰,千里之外的江陵一日便回。在那玻璃友情、笑里藏刀的官场之中,被权贵们陷害,被排挤出了长安,游离中国的大江南北。

愿与李白,奔波于起起落落之中。

浪漫之间风华于世,虽然人生大起大落,并没有什么大官位,但他依旧不忘记给浪漫之色彩描绘勾勒。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不忧国忧民,而积极向上的百姓。明明风头大过于杜甫,却不忘为百姓们增添浪漫色彩。

他笔下的早已不是浪漫江山,而是风华连绵的诗句苫蔽成丘。千万诗篇与他的笔下。光阴岁月已逝,但仍有千万世人记住了他。只要精神还在,诗仙也还在。

愿与李白,看浪漫江山,听人情冷暖。愿于李白,诗篇传颂之千年,观盛世之大唐。

与大唐之诗仙,聆听悠悠岁月,而勾勒于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