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广记》曾言:“富贵可得,安闲难享。在这个充满机遇挑战的时代,我们当不忘初心,稳步前行。时代在飞速发展着,里面充满了许许多多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被野心驱使着。但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定信念,扬起风帆。朝着心中的目标行稳致远!
遥望亘古,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采菊东篱下,然见南山”。陶渊明摆脱官场的喧造,来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乡村。在这里,他种豆南山、开拓荒地。一片杨柳,一壶浊酒,潇洒度余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官场受挫的李白,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白鹿放青崖,寻名山,仿古刹,一篇诗,一抖酒,一剑天涯。正直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沉浮于官场,而是遵从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信念,过着“清静无为,快乐潇洒”的一生。
反观当下。他们在岁月的光芒下熠熠生辉。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将其毕生奉献给天眼的建设,为了寻找天眼的安装地,他跑遍整个大西南,跋山涉水,最终将天眼落户贵州,岁月将沧桑镌刻在这位“大写的人”脸上,并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人世;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次又一次的育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非但不能压垮他的信心,反而将他推上成功之巅。正是他们无数次的自我奉献,无数次的坚持不懈,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盛世繁昌。
节物风光不相待,苍天碧海须臾改。面对社会的喧闹,面对物质的诱惑,许多人,在川流不息中迷失自我,唯有永葆初心,方能得始终。时间,在亘古的长流中将人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唯有那些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人才会慢慢沉淀,亦能流芳万古。我们青年,当如此。
君可见,五四运动兴,西南联大立。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们书写着名族救亡存图的华章。如今在这时和岁丰,河清海晏的盛世我们更应该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豪情,伴祖国走向现代化的漫漫长路。以敢于入世的行动力,发挥开天辟地的创造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若忘初心,幻湮迷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拒本心,是谓自在。
教师点评:在论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一主题时,小作者不仅旁征博引,使用大量古今名人的事例举例论证,很好地兼顾了论据的针对性和时代感,还思路顺畅,以先列举古人“不忘初心”的表现,再介绍当下几位科学家们如何“坚守初心”,而后发出呼吁与慨叹的顺序展开论述,从而凸显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影响与意义,让我们很好地体会到了何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又为何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章因此事例典型、说理有力、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是一篇规范精粹、完成度非常不错的议论文。不过,作者还需对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与位置安排再做思考。因为文章目前的结尾部分比较特别,第五段既属于结尾,又作为了结尾的一个“引入”,所以这一段的内容应该更重“承上启下”,与上下文的联系要更加显著和紧密,否则就会略显突兀,还会打破前文顺畅的条理。相比而言,上一段的内容放置于此反倒更合适一些,作者不妨借鉴这一点来加以体会,而后对结尾部分进行完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