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孩子的高光时刻

六年级 议论文 1020字
2021-07-29 18:36:37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父母对子女最为殷切的期许,如今却变味了。步履蹒跚时,父母便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轨道、“宏伟蓝图”;初上中学时,“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为全天下学子的梦魇。就这样,孩子的一生都笼罩在“中国式攀比”的阴影之下,父母总是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结果却往往是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马卡连柯曾说过:“父母可以把一切都让给孩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现代社会的浮躁环境,导致这种“中国式攀比”风气渐盛,人们只聚焦成功的结果,却忽视了孩子成长真正的需求。或许父母们是良苦用心,但是他们不知这种扭曲的攀比正在痛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难以认识真正的自己,进而怀疑自我、迷失自我。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刻,父母应当杜绝攀比,发现孩子个性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高光之处,才能培养孩子的个性、创造力。

发现孩子的“高光之处”,要将孩子视作独立的人,而非父母的附属品、自身观念的投射。“教子如种树”,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因材施教,而非一味仿照、照搬他人培养孩子的经验。西晋左思小时候,他的父亲先后让他学习书法和鼓琴,却都无果。后来,父亲发现了左思好读背诗词,且过目不忘。据此,父亲让他改学诗词歌赋,结果,左思一举成名,成为一代名家。

发现孩子的“高光之处”,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赏识教育能够强化孩子的自信心,而攀比之风只会用放大镜去放大孩子身上的缺点,适得其反。西汉御史张汤,儿时守家,老鼠偷肉吃,他就将老鼠抓出,对它审问,如同办案多年的官吏,他的父亲发现后,十分认同他的行为。最终,张汤成为为官清廉的名吏之一。若无他父亲的认同,张汤又怎能成为一代名官?

发现孩子的“高光之处”,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自己与自己比较,让孩子在与自己的比赛中发现闪光点,培养自信,超越自我。就如马云,他面貌平平,曾经数学只考过1分,甚至还因打架而被迫转学。但他并未因这些与他人的差距感到气馁,而是仍然坚持与自己进行“较量”。高考考了三次,考上大学,创业初期不断被怀疑,但他还是做给所有人看,让所有人看到阿里巴巴的崛起。只要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就能更加优秀,发现更多的闪光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中最重要的或许在于“望”,“望”既是父母美好的期望,也是需要父母去“望见”孩子的“高光”,然后从这个点出发,帮助、鼓励孩子去“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