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爱好,一种品味,更是一种责任。
以书为友,远离声色犬马,淡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追求,宁静中凸显一个人的高尚情操;以书为友,从中汲取滋补文明的养分,无声中使人吐痰优雅,举止洒脱,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人远离孤独,精神振奋;以书为友,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渺小,因而变得更加谦虚,更加勤奋,更加心平如镜。正如有人说,乍读几天书,最容易将自己视为圣人,多读几年书才知道自己是愚人。读书愈少,对环境愈不满意;读书愈多,则对自己愈不满意。
读书长智,读书达理,读书明德。读书应成为年轻人永远追赶的时尚,切不可借口没有时间学习而把书有拒绝之门外,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一挤,总是有的;也不可“捞到篮里就是菜”不分好坏一概拿来。读书如交友,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诱你误入歧途。
书海茫茫,汗牛充栋,已有涯吾身恐怕难以读尽“大海中之一滴”,所以读书应学会选择。诚如纪德在《地粮》中的诗句所吟:“有些书一文不值,另一些则价值千金。”对那些无害无用的书,譬如充斥市场的“明星自白”之类的佣人之作最好不读;对那些有害无用的书,譬如渲染,暴力,色情之类的地摊文学,则需坚决舍弃;要选择那些有用又适合自己阅读的书。中外经典名著是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量淘沙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理应成为读者的首选;可有的书尽管有用。,有用却晦涩难懂,年轻人切不可好高骛远,打肿脸充胖子,去啃特别深奥的书。
当然读书还要讲究方法,否则整天摇头晃脑,大有“读尽人间书”的壮志,到头来却不知所云,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确实,我们应学会边读书边思考,并把所学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纸上等来终觉浅”,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实现读书的价值。
蒙田说,他需要三样东西:幸福,友谊和图书。青年人应向他那样把读书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